第353章(第2/2頁)

等寫完之後菟裘鳩就發現這份奏疏與其說是給朝廷交代,其實更多只是給嬴政一個交代。

不過也沒什麽問題,嬴政作為大秦最高意志,只要他覺得沒問題,那就絕對沒問題。

若是有人提出異議,那可能被解決掉的就是提出異議的那個人。

捷報迅速傳至鹹陽,大秦已經許久沒有過戰事,甚至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西域那邊打了起來,突如其來的捷報讓整個鹹陽都陷入了議論。

與眼與眼所謂露布至京就是送捷報的人在城鎮和有人煙的地方一路高呼而過,將大捷的消息傳揚四海。

於是大家不知道為什麽打仗,卻很清楚一點——夏郡郡守和郡尉又打下了一個小國,並且還俘虜了對方的國王。

不管為什麽打起來,反正這個消息是非常提升士氣的。

當然也有人皺眉不贊同:“近些年來西域諸國一直納貢,為何要主動掀起戰爭?不知又死了多少人,夏郡的郡守和郡尉……兇性太盛了一些。”

只是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最主要的是皇帝開心。

嬴政在看到張良出現在車師的消息的時候,面色有些不好看。

堂堂皇帝被刺殺,許久沒有抓到主謀,好不容易抓到主謀結果半路又被人救走,這無異於狠狠下了他的面子。

要論對張良的恨,劉季等人還比不上嬴政。

所以在知道張良幫助車師和龜茲的時候,嬴政果斷決定無論誰說,都必須讓嬴華璋和菟裘鳩繼續打下去,至少把張良抓到或殺死再說。

這兩個人一個是他兒子,一個是情同兒子的晚輩,對於刺殺他的主謀肯定不會放過,若是換一個人可就不一定,為一個人而發動一場戰爭……想必很多人會不同意。

更何況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詞極具誘惑力:開疆拓土。

沒有一個皇帝能抵擋這四個字的魅力,只是看著就能心生豪氣。

嬴政做好決定也做好了力排眾議的準備,不過,真正跳出來反對的人並不多。

大家又不是傻子,皇帝的兒子打了勝仗,現在還在前線,而皇帝的態度也十分明顯,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啊?

嬴政最近這些年脾氣是好了一些沒錯,但也十分情況的,現在這種情況他是絕對不許任何人違逆的。

更何況丞相也同意皇帝的意思,其他人就別想著反對了。

唯一讓大家有些擔心的就是這一場仗下來,會不會讓太子之位的歸屬更加撲朔迷離?

之前的刺殺風波已經過去,對於扶蘇的影響幾乎沒有,皇帝的偏愛表現得十分明顯,讓大家幾乎以為扶蘇是板上釘釘的太子。

雲中郡這些年發展得越來越好,哪怕沒有嬴華璋和菟裘鳩的幫忙,扶蘇也都撐了下來。

可現在……嬴華璋身上又多了一份軍功。

大家腦殼都有些痛,很想問問皇帝到底要讓誰做太子啊,別讓大家猜了行不行?

這要是站錯隊那可不僅僅是掉腦袋的事情,很可能死全家啊。

實際上就連嬴政都搖擺不定,這兩個兒子都很好,也都有各自擅長的地方,著實讓老父親有些發愁。

當然一直不選太子還有一點是萬一他真的能長命百歲呢?

菟裘鳩的丹方來歷成謎,然而嬴政卻一直在吃著,配合上對方那些宜忌,他自己都能清楚的感受到身體越來越好,隱隱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

若是他的壽命足夠長,那麽太子之位不需要有太早的歸屬。

嬴政不知道後世歷史上有那麽多倒黴的太子,但他有超凡的眼光,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當幾十年太子不是什麽好事,要麽當父親的懷疑兒子會忍不住造反,要麽兒子真的忍不住造反。

至於那些臣下想著站隊的事情……他又何必管這些?一天到晚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天天想著站隊,都欠收拾。

嬴政一邊想著一邊給菟裘鳩回了一封信,比起讓他頭痛的兩個兒子,顯然菟裘鳩才是最讓人省心的一個。

於是菟裘鳩就得到了一封充滿了各種誇贊的信,菟裘鳩看完之後險些熱血上頭讓嬴華璋把大宛也給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