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第2/2頁)

不過張良也不會坐以待斃,於闐的植被這麽茂密,那就意味著有一定的儲水能力,哪怕沒有於闐河流過也能找到水源——打井就是了。

他本就博學,外加這些年走南闖北見識了不少風土人情,在選定井位方面竟然還十分有經驗,一出手選定的地方沒挖多久就出了水。

水源的問題解決之後民心自然也安定了許多,雖然也會缺少食物,但城中的東西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張良甚至讓人將糧食和食物全都收集起來進行統籌發放,他作為頭領也跟平民一同吃著寒酸的食物,而不配合的富戶則都被他抓了起來,這個過程中又搜集到了不少食物。

如果菟裘鳩只打算用圍困的方法,那麽張良甚至有信心拖到冬天。

西域的冬天,冷起來也是能把人凍死的,張良甚至篤定菟裘鳩不可能在大冬天的還讓士兵出戰。

畢竟這位身上戰功赫赫的文將十分愛護手下士兵也不是什麽秘密。

張良當然並不僅僅是想要讓對方退兵,他在等,等一場大雨,天文地理他皆有涉獵,通過目前的天氣推算大雨的時間對他而言並不算很難。

那場大雨落下之時就是他反攻之日,運氣不好就只能讓菟裘鳩退兵,若是運氣好,說不定能夠活捉對方。

只要能抓到菟裘鳩,他這一盤棋就算是活了。

只可惜他沒有等到那一場大雨,菟裘鳩用幾個晚上的絲竹之聲突破了手下人的心防,城內不說人心惶惶也是氣氛低迷。

當然缺少食物和那些只在晚上出現的音樂並不能讓手下人有投降之心。

而真正打垮他們的是孔明燈。

要知道菟裘鳩一般只會選擇在晚上放孔明燈,畢竟白天放根本看不清,浪費東西。

結果就是搭配著那些嗚嗚咽咽的音樂,星星點點的光芒在空中飄飄蕩蕩,讓看到的人無不膽寒。

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關於鬼怪的傳說,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傳說的形式和故事的中心思想。

於闐城的人不負眾望的認為這些光點是去逝之人的靈魂回歸。

內心坦蕩一點的看到之後首先想起來的就是自己的親朋好友,而做多了虧心事的人首先想到的則是被他害死的那些人。

事實證明在西域這個野蠻之風尚存的地方,沒殺過人的都是少數。

大部分人都以為是惡鬼來索命,哪怕張良再怎麽解釋說那是秦人耍的手段,也有很多人自動理解成了秦人用特殊手段將這些冤魂召集過來對付他們。

一連幾個晚上,大部分人的精神壓力都到了一定程度,再自己崩潰和投降之間,他們選擇了投降。

畢竟按照秦軍的說法,投降不僅能保住性命還能吃飽飯,而繼續頑抗下去,或許那些惡靈就真的要來索命了啊。

當然最主要的是張良在這個最重要的時間點生病了。

他身體比一般人還要虛弱一些,長時間的逃亡和奔波再加上跟菟裘鳩他們鬥智鬥勇勞心費力,讓他的身體緊繃到了一定程度。

他的精神是堅韌的,可惜他的身體有些撐不住。

嬴華璋在知道前因後果之後,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麽評價。

非要說的話,菟裘鳩曾經說過的那句攻心為上的確很有用,一旦攻心之策成功,就意味著能夠兵不血刃的贏下戰爭。

只可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甚至想要攻心都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

甚至就連菟裘鳩一開口做這些也不過是在等人的時候順手為之,哪怕炸河都只是為了給對方添堵而沒想過憑借著這一點就能贏。

嬴華璋找到菟裘鳩的時候,菟裘鳩正在見張良。

不得不說,張良的確會收攏人心,他的手下哪怕投降了都沒選擇砍了他,甚至都沒將病中的他拖到菟裘鳩面前。

在菟裘鳩過來的時候,還有人跪地為他求情。

菟裘鳩再次見到張良,發現對方與之前相比憔悴了許多,俊秀的面容添了幾絲病氣,唯有一雙黑眸依舊明亮。

在見到菟裘鳩之後,張良沒有求饒也沒有憤憤不平,他只是平靜說道:“以君之能,若是自立為王定能成一代聖君,又何苦屈居於暴君之下,朝不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