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第2/2頁)

讓嬴政意識到不是他們兩個太菜,而是張良太狡猾,現在這兩位也算是戴罪立功,這件事情翻篇得了。

結果目的是達到了,劉季回到了嬴政身邊繼續當陛盾郎的統領,章邯也依舊是他的雲中郡尉,然而張良也被嬴政看重。

菟裘鳩一點都不懷疑張良的本領,或者說是他並不懷疑《太公六韜》的強大。

只是不知道他到底說了什麽,讓嬴政都能對他網開一面。

這大概是個未解之謎,菟裘鳩也不敢去問嬴政,只好當做這件事情不存在。

他宴請賓客那一天,嬴政也帶著人過來了一趟,或者說是皇帝微服私訪過來了一趟。

好在菟裘鳩請的人都是朝中重臣,他的小夥伴們是另外一天——雖然府邸放得下,但終歸身份不合適,強行讓兩撥人在一起也沒什麽共同語言,還不如分開。

第一天這些人都是見慣皇帝的,哪怕皇帝落座他們也沒顯得特別激動,只是互相交換個眼神,確認東海君的確深受寵信。

當然這也不是什麽秘密,要不然這位年紀輕輕怎麽就能成為東海君呢?

唯一讓人意外的則是嬴政身邊依舊跟著張良,張良從頭到尾都很沉默,沉默的來又沉默地去。

等宴會結束,菟裘鳩親自將兩人送上車之後,嬴政看著站在門口那個單薄卻堅定的身影開口說道:“怎麽樣?這些東西,你能給他嗎?”

張良沉默不語,嬴政也不在意。

原諒刺客?從來都不存在的,因為之前嬴華璋用藥過猛的緣故,張良的壽命本就時日無多。

嬴政幹脆就讓他繼續活著,繼續感受菟裘鳩在大秦地位多高,多麽炙手可熱,多麽深受皇帝信任。

雖然菟裘鳩沒說,但他與張良的對話去被一字不落地送到了嬴政案頭。

所有人都以為張良擁立菟裘鳩為韓王是個笑話,然而在跟這個人接觸之後,嬴政便確認他是真的起了這個心思。

想挑撥離間?

笑話,他就要讓張良親自感受一下他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在看到張良緊抿唇角十分不甘心的模樣,嬴政微微一笑,放下了車簾,在夜色中回到了他的鹹陽宮。

菟裘鳩辦了兩場宴會之後便累得不行,深深覺得幾年不在鹹陽,貴族圈子裏的交際已經不是他能應付的了。

現在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趕緊回去夏郡。

可惜再過不久就是正旦,菟裘鳩怎麽也要等到開春再回去,菟裘鳩也只能繼續他的遠程辦公。

不過今年的正旦有些不同,因為天子七廟終於建成了,皇帝要帶著他們去祭祖。

當然主要目的不是祭祖,更多的是去跟祖宗炫耀,因為他們的皇帝陛下戴上了俘虜過來的西域諸王。

一共五個,一個不少,雖然精神頭都不太好,但明顯好吃好喝的養著,就等著到了正旦的時候去天子七廟上供,不是,祭告了。

當然就算是祭告完畢也不會殺了這幾個人,最多也就是跟以前六國的王一樣被流放,只是流放之後是死是活那就沒人關注了。

菟裘鳩還沒見過天子七廟,周朝覆滅之後雖然禮崩樂壞,但好像也沒有哪個國家的王建立七廟。

嬴政一統天下之後就開始著手讓人建立七廟,只是這畢竟是皇帝祭祖的地方,各種規矩多得很,而且還不能完全按照周朝的建制來。

所以怎麽建,有什麽典故,要用什麽材料都要一樣一樣的來規定,到最後甚至還經常當堂吵起來。

這就是開國的壞處,很多東西都要一點點建立。

在這個過程中,菟裘鳩沒有彰顯過他的存在感,主要是他對這些東西也不熟悉,真要說容易露怯。

於是歷時多年,天子七廟終於在去年的時候建完,今年直接派上用場。

有了第一次參加天子七廟祭祀這件事情的誘惑力,晚一點回夏郡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很快菟裘鳩就後悔了。

首先天子七廟是建立在山上的,不知道是有什麽說法,反正還建在了驪山比較高的一座山峰上。

然後他們可以乘車到山腳,但是到了山腳的闕樓之後就要下來步行上山以示對皇室祖宗的尊重。

菟裘鳩因為爵位的緣故站在最前面,比李斯還靠前。

當他身著大禮服站在山腳往上看的時候只覺得一陣眼暈。

這個高度……累死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