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航海時代(第2/2頁)

當然命名這種事情還是要讓皇帝來的,不過只要嬴政一旦命名,那麽他就會努力讓這個名字變成這個世界上公認的名字。

他甚至還做了一件事情——以秦王元年作為公元元年的開端為紀年,此後就算出現年號,但一提到公元元年,那就是始皇帝嬴政繼位為秦王的日子。

當然想要讓全世界都認同,他們還要努力才行,首先是確立大秦第一大國的地位。

無論是陸地上的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這些都只是其中一種手段而已。

龐大的艦隊對於周邊小國造成的壓迫力是無與倫比的。

別的不提,只看為首那艘大船龐大的身軀就已經足夠嚇人,更不要提他們沒有在這艘船上看到任何船槳。

風帆是有但也就是作為風力輔助使用,路上遇到的那些小國沒有人看得出這些船到底如何行進,只知道在前行的時候能看到船上有一根管子往外冒煙。

龐大和未知帶來的壓力讓這些小國很痛快的俯首稱臣。

菟裘鳩看著嬴政案幾上的那一摞文書,一時之間也不知道用什麽表情來面對好。

天知道他們這次是真的出來巡遊的,並不是為了給大秦收小弟啊!

不過看皇帝的表情就知道他很滿意,因為這一點,不能上岸的遺憾也能扔到一邊了。

是的,不能上岸,倒不是嫌棄岸上環境,主要是周邊這些國家沒有能夠停靠大船的港口。

別說大船,就連他們後面跟著的護衛艦都無法停靠。

想要登陸的話就要先換成很小很小的小船,一艘船只能坐兩三個人的那種。

別說嬴政會不會同意,就算是菟裘鳩都不願意讓嬴政坐那種小船。

他們家陛下什麽時候受過這種委屈?

大不了就不上岸嘛,反正他們的目的地也不是這裏。

一路行至後世的印度半島南部的時候,他們沒有著急下船,而是安排人上岸去查看一番。

派出去的人自然是護衛艦上的人,為了保險起見,菟裘鳩原本想要親自帶隊過去。

然而嬴政卻不放心,這裏氣候潮濕,哪怕是海邊不遠處都有茂密的森林,蛇蟲之類的東西肯定多,哪怕他們出來之前已經做了準備,萬一這裏的蟲子特別毒呢?

菟裘鳩體質又一般,可不能放他去未曾涉足過的地方。

菟裘鳩也有些無奈,不知道為什麽總有人覺得他身體不好,實際上他這些年養的很好,縱然當年受過傷,但那時候畢竟年輕,並沒有留下那麽誇張的後遺症。

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他從來沒有違逆過嬴政的意思。

可讓他奇怪的是為什麽派出去的人久久沒有回來?

是遇到了危險嗎?危險來自於動物還是人?

因為海岸上太過安靜,所以菟裘鳩也不能判斷這裏到底有沒有人居住。

根據他記憶中的歷史,這裏在唐代時期是有人居住的,並且還不是身毒,而是黃支國,後世的建志蔔羅就是在這個地方。

不過按照時間線算的話,唐朝跟現在間隔著八九百年呢,他也不太確定這個時候這地方存不存在國家。

隨著時間過去,安排出去的人一直遲遲沒有回來顯然出現了問題,菟裘鳩不得不又派了一隊人出去,並且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小心。

只是這一隊人出去之後也變得杳無音信,連續兩撥人加起來大概都有一百人左右了,數量絕對不算少,無論遇到什麽危險總是能夠發出警示的吧?

他還讓這些人帶了信號彈。

是的,當年跟西域打完之後,菟裘鳩就覺得不能放棄武器研究。

大秦或許已經當世無敵,但是若是故步自封,萬一以後人家追趕上來怎麽辦?一旦武力無法壓制,物產豐富的中原對於西域或者其他地方的人來說就是一塊上好的肥肉。

所以他大力支持武器研究,恨不得自己掏錢也要研究。

信號彈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弄出來的,船上安置的火炮也是這些年的研究成果。

菟裘鳩等了許久,正當他忍無可忍打算親自帶人走一趟的時候,之前派出去的那些人總算是回來了。

不僅回來,他們還帶回來了份“小禮物”——三百名俘虜。

菟裘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