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3/5頁)

大宋的地方賦稅花樣百出,百姓養頭牛,牛也要交稅。甚至牛死了以後,官府還要強令其繼續交稅。

一道一路的大員,背後都有勢力。朋黨爭得雖厲害,但他們對這種事情,都心照不宣保持緘默。

誰都不幹凈,也就別互相彈劾了。

趙寰唔了聲,問道:“張娘子的鋪子,可有人來巧立名目亂收稅?”

葉郎中答道:“燕京腳下,倒沒人敢來。只一些幫閑混混,偶爾來白吃一碗餛飩罷了。多了也不敢來,告官他們也害怕。開門做買賣,圖個和氣生財,一兩碗餛飩倒損失得起,當做花錢買個平安了。就只是......”

她的神色為難起來,最後一咬牙,還是如實說道:“張娘子說,最近的米面都貴了,餛飩本錢一天天見長。還有那熬湯的老母雞,比前兩個月足足貴了三十個大錢一只。鋪子都是做老主顧的買賣,他們最近常在說,手上的銀錢不經花,米面肉都貴了,漲價他們也吃不起。張娘子腦子靈活,就分了兩種餛飩賣,一種是雜面餛飩,比白面餛飩便宜一個大錢一碗。老母雞貴,就買了那豬骨來熬湯,豬骨便宜些,能再便宜兩個大錢一碗,豐儉由人。”

牲畜只喂草長不肥,要混著五谷雜糧喂。糧食一漲價,會連著農牧牲畜都受影響。

趙寰心下了然,附和了兩句,問道:“你在太醫院當差,家務誰操持?”

葉郎中抿嘴笑了起來,道:“我家夫君炒茶的手藝還過得去,臨安種茶,春秋收茶時,能去賺些錢。到了燕京,找不到活計幹,他識字懂算賬,就到了鋪子去尋賬房先生的活計。這賬房都是東家信得過之人,他一個外鄉人,誰家鋪子敢用。有間鋪子要他從學徒學起,這學徒沒錢拿不說,五年八年,都不一定出得了師。我想著自己能賺錢養家,就讓他幹脆留在家中操持家務,看管著兒女了。”

趙寰笑吟吟道:“這倒也好,家中雇個粗使,也要花錢。自己親自管著,總會安心些。”

葉郎中笑著說可不是,道:“說起來也巧,以前我們巷子啊,還有個叫湯福的。那時他突然離開了臨安,官府三天兩頭來找他,我夫君還親自碰到了禁軍班值來抓人。當時我們就在猜,湯福定是北地的人。後來到了燕京,我果真遇到了他。哎喲,看到他安穩到了北地就放心了,我們約著到了餛飩鋪子,好生聚了一場。能在燕京相聚,大家的日子都比以前過得好,真是值得慶賀的大事!”

“可不是巧了。”趙寰眉毛微挑,問了幾句在燕京過得還習慣,葉郎中一一答了:“習慣,就是冬日冷一些。冷也無妨,屋子裏燒了炕,只要不出門,比南邊的屋子還要暖和。主要是,官府拿人當人看,不用擔心早上一睜眼,又多出攤派的徭役,丁稅。”

餛飩煮好了,張娘子端著送了上來,拘謹地立在了一旁。

碗裏的餛飩是白面皮,看來,雜面餛飩比白面賣得好一些。

百姓手上,真是沒余錢了。

趙寰舀了只餛飩嘗了,蔥香肉彈牙,再喝口看不到一點油腥的清雞湯,鮮掉眉毛。

連著吃了兩只,趙寰誇贊道:“這餛飩真不錯,憑著你這份手藝,在哪裏都不愁沒飯吃。”

張娘子雖不清楚趙寰的身份,姓趙在燕京城的娘子,大多都是趙氏皇族。晚上帶著護衛出來走動的,不是將軍就是朝廷大官。

得了趙寰的誇贊,她待人又溫和,張娘子長長舒了口氣,那份緊張消了大半,話語就變得多了起來,道:“多謝娘子誇贊。我這份手藝,也沒甚了不起之處,主要是在誠,本本分分做買賣,賺點辛苦錢罷了。”

趙寰道:“只一份誠,本本分分做買賣,已經超過了八成的鋪子。再加上手藝,你的買賣不紅火也難。”

張娘子被誇得笑開了花,眉飛色舞道:“婆婆擔心我膝下無子,這份手藝就得斷了,讓我去惠慈院領個兒子回來養。以後將手藝傳給他,也能給我養老送終。養孩子我怕麻煩,打算就尋個本分忠厚的徒弟,教給他做下去就是。先前我就在同葉郎中商議此事,她在外面行醫,見的人多,托她給我尋摸尋摸呢。”

北地的孤兒棄兒,都送到了各州府的惠慈院。惠慈院的花銷,由婦嬰民生衙門負責。

葉郎中道:“我倒有好幾個人選,都是些沒了倚靠的婦人。張娘子與方嬸子都是女人,找個女徒弟,方便些不說,同為女人,順道也能幫襯她們一把。”

鋪子內豆大的燭光搖晃,屋內暖融融。趙寰吃完餛飩,也看完了葉郎中,將湯都喝得幹幹凈凈。

她們閑話家常,臉上的笑容,讓趙寰沉悶整晚的心,漸漸變得溫暖的同時,又重新多了份重量。

她要守住她們的希冀與盼頭,讓她們能過得更好。有了能力之後,能幫助其他不幸的女人們,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