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搞個假集體

聽到“資本家”這個稱呼,李衛東心中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他不知道這該算是個貶義詞,還是個褒義詞。

李衛東笑盈盈的說道:“田鎮長,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哪裏來的資本家啊,我只是想先富起來而已!我搞的這個,充其量也就算是私營企業!”

“私營企業?國家政策可不允許。”田宇鳴搖了搖頭。

“今年的憲法修正案,已經給予私營企業合法地位。而且像這種掛靠在鄉鎮的私營企業,全國也是有不少的。所以田鎮長不用擔心政策方面的風險。”李衛東開口說道。

田宇鳴也知道,的確有不少的私營企業,以掛靠在鄉鎮或者村集體的方式生存。

此前這種掛靠經營的方式,還是有政策風險的,但國家給予私營企業合法地位以後,政策風險已然變得微不足道起來。

然而田宇鳴心中仍然有所猶豫,主要是有些不甘,鎮上好好的一個電爐廠,被個體戶給吞了,變成了私營企業,這當鎮長的心裏肯定有個坎。

李衛東看出了田宇鳴的心思,他接著說道:“田鎮長,你不妨先聽一聽我的條件再做決定。首先我出錢建廠、買設備,保證重新把電爐廠建起來,而且建的要比以前大。

其次,等電爐廠建好以後,原來的那二百多工人,我照單全收,到時候我給他們發工資,不用他們出一分錢。

第三,電爐廠使用的那塊土地,我可以給折算成鎮上占的股份,年底會按照股份進行分紅。我也可以用租賃的方式,到時候每年給鎮裏繳納租金。

第四,電爐廠掛靠在鎮上,我每年會向鎮上繳五萬塊錢的掛靠費!田鎮長,這筆錢可是你們鎮的自籌收入啊。”

聽了李衛東開出的條件,田宇鳴頓時有些心動。

重建電爐廠,對於向陽鎮而言,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接受原來那二百電爐廠職工,則是幫鎮上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鄉鎮上的土地不值錢,電爐廠的那塊地,折算成股份也換不了多少,鎮上肯定會選擇收取租賃費;至於五萬塊錢的掛靠費,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香的不得了!

八十年代民營經濟不活躍,鄉鎮政府資金本來就很緊張,除了財政撥款之外,鄉鎮上很難弄到自籌資金。當時大批的鄉鎮集體企業,實際上也是鄉鎮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而組建的。

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民營的鄉鎮企業出現,帶動了經濟的同時,也給鄉鎮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這時候鄉鎮才逐漸有了余錢,很多富裕的鄉鎮,也是高樓林立,建設的不比城市差。

對於1988年的向陽鎮而言,想弄到五萬塊錢的自籌資金,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李衛東拋出的這五萬塊錢掛靠費的誘餌,瞬間打動了田宇鳴。

只聽田宇鳴開口說道:“李廠長,掛靠的事情,我會召集我們鎮上的幹部開會,盡快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

田宇鳴說話很有藝術性,所謂令李衛東滿意的答復,實際上就是在說,掛靠的事情,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李衛東也聽出了田宇鳴的話外之意,他立刻開口道謝:“那多謝田鎮長了!”

……

1988年,私營企業名義上是合法了,但是卻沒有法人資格,也依舊辦不下來營業執照。

中國第一張私營企業的營業執照,誕生於1985年,當時為了這張營業執照,二十多個部委開會討論,一張小小的營業執照,儼然成了“國家大事”。最終是國級的領導特批,才有了這張營業執照。

既然是特批,那麽這張營業執照就具有不可復制性,私營企業想要辦理一張正式的營業執照,還是得等到《公司法》出台以後。

李衛東當然也可以去辦一張個體戶執照,但是個體戶與企業,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個體戶小打小鬧的經營手段,用在企業的經營上會受到各種限制,肯定不如企業有權限。

所以李衛東想要搞自己的事業,就必須要一個企業的身份。

在當時,個人想要辦企業,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搞股份合作制,第二種就是掛靠到鄉鎮或者村裏。

所謂的股份合作制並不是股份制。

在當時,單純的股份制企業,要麽是國有控股類型的,要麽是合資企業,要麽就是特區裏的企業。特區以外的話,要說幾個人湊錢搞個股份制企業,也沒那個政策。

而股份合作制源自於農村的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當中,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相結合形成的新型企業的組織形式,資本是以股份為主構成,職工股東共同勞動。

股份合作制的核心,是合作,而不是股份。

說白了就是出錢老板的是股東,幹活工人的也是股東,賺到錢了以後,大家都要分錢。至於最後怎麽分錢,則是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相互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