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制裁大棒

李衛東並不急於大量的采購零部件。

八八年的時候,物價闖關導致全國範圍內各種商品價格瘋漲,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對整體的經濟秩序進行整頓。

到了八九年的時候,國家采取了更加堅決的調控措施,對財政和信貸支出進行了雙收緊,管控貨幣發行,控制信貸規模,壓縮基建投資,調整經濟結構,控制居民收入增長,抑制了過旺的消費需求。

這一系列措施出手之後,的確成功的制止了物價的上漲,幫助中國渡過了經濟比較困難的那幾年。

所以在未來的兩年,物價是相對比較平穩的,采購零部件的事情,也就不急於一時。

而下一次的物價上漲,要等到九三年,距離現在還有四年的時間。

李衛東的接下來的計劃,是對電爐廠進行擴建。

做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一定的規模,生產規模的擴大,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當然這是建立在有效管理的基礎上。

電爐廠現在有二百五十多個工人,李衛東並不覺得靠這點人就能完成四十萬台的多士爐訂單,所以電爐廠的擴建,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李衛東打算再建幾個廠房,然後再招二百五十個工人,使得電爐廠的規模達到五百人。

制造業當中,超過三百人的企業,已經算是中等規模的企業了。

為了擴建電爐廠,李衛東又去鎮上,把電爐廠周圍的幾畝地要了過來。

鎮上也很樂於見到電爐廠擴建,一是因為擴建後的電爐廠,能產生更多的稅收;第二就是擴建後的電爐廠,會招募更多的工人,為鎮上解決就業的問題。

多招聘二百五十個工人,就意味著有二百五十個家庭可以擺脫貧困,走向致富之路,脫貧對於鄉鎮一級的政府還是很重要的事情,為此鎮上也很樂於付出幾畝土地。

……

與此同時,高溫元件廠內,郭允元正在與同行通電話。

“喂,老張,上次問你的事情,有消息了麽?對,還是訂單的事情?哦,你們廠沒有接到加熱棒的大訂單啊!行啊,我知道了,謝謝啊!回頭來青河,咱們好好的喝一頓。”

郭允元放下電話,長出了一口氣。

“這個李衛東,沒有去其他廠家采購加熱棒!他可真夠沉得住氣的。”郭允元自言自語的說道。

四十萬台多士爐,至少需要兩百四十萬根的加熱棒,這對於任何一個生產高溫元件的廠家來說,都是一筆巨額的大訂單。

而這種巨額訂單,任何廠家接到,都沒有辦法進行隱瞞,郭允元只需要打一圈電話,便能夠知曉誰家接到了加熱棒的大單。

如今各個高溫元件的生產廠,都沒有接到加熱棒的訂單,也就意味著李衛東沒有去其他廠家購買加熱棒。

這對於郭允元而言,有好有壞,好消息是,那二百四十萬根加熱棒的訂單還在。

壞消息是,李衛東那邊是真的能沉住氣,到現在也沒有妥協的意思。

“這年輕人啊,脾氣怎麽就這麽倔啊,你都拿下上億的訂單了,分給我二百多萬的利潤又能怎樣?”郭允元自言自語的說道。

就在此時,敲門聲響起,手下走了進來。

“郭總,我派人去向陽鎮電爐廠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手下開口說道。

“電爐廠那邊是什麽情況?沒有我們的加熱棒,他們應該沒法繼續生產了吧?”郭允元開口問道。

手下點了點頭:“電爐廠那邊是沒有在生產,而且看這架勢,他們在這個月內也沒法進行生產。”

“架勢?什麽架勢?”郭允元開口問道。

“電爐廠那邊在建廠房,向陽鎮幾個村去了好二百多號的壯勞力呢,再加上他們廠裏原來的工人,差不多得有四五百人在那裏忙活。我估計五月份是完不了工了。”手下開口說道。

“手裏握著四十萬台烤面包機的訂單不去生產,反而在建廠房,這是什麽套路?”郭允元頓時迷茫起來。

……

農村建房不需要找專業的施工隊,直接招呼一大群農民來,就能把房子建起來。

那時候農村裏的農民,多少都懂一些建築活,像是和水泥、砌磚、砌瓦、木工等等,這些工地上的活,雖然不能算是很精通,但也都略懂一二。

電爐廠裏的工人,都是農民出身,建築工地上的活,可難不倒他們,既然廠裏沒有生產任務,大家也樂得去工地搬磚,還能多賺一筆工資。

中國最早一代的農民工,價值觀還是挺樸實的,很多人只要有工作就行。進廠打工可以,下工地搬磚也行,反正都是賣勞力,只要能賺錢,根本不挑活。

放在後世的話,安排流水線上的工人去搬磚,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給錢也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