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事獻殷勤

農用三輪車與普通的家用摩托車不同,普通家用摩托車的核心是發動機,而農用三輪車的核心,除了發動機之外,還有後橋總成。

對於一台農用三輪車而言,後橋總成甚至要比發動機更加的重要。

機動三輪車是後輪驅動,所以三輪車的後橋總成,也承擔著驅動和刹車的作用。

而由於農用三輪車的主要作用就是拉貨,三輪車運輸過程中,中央傳動軸承要承受較大的荷載,因此農用三輪車的後橋總成,不僅對驅動和刹車的要求更高,還要有一定的承載功能。

試想一下,如果一輛農用三輪車上拉著兩噸的貨物,如果後橋總成的技術不達標,想要啟動都很費事。

啟動的問題還是小事,關鍵是刹車,一輛載著兩噸貨的農用三輪車,單靠傳統的普通刹車肯定是刹不住的,若是刹不住車的話,必然會造成交通事故。

所以農用三輪車的後橋總成,必須要使用機械刹車或油刹系統,沒有這些的話,就無法生產出高載重的農用三輪車。

事實上中國早在六十年代,就制造出了農用三輪車。當時的北京理工大學,設計了一款帶有駕駛室的三輪摩托車,然後安裝了一台250摩托車的發動機,這便是鼎鼎大名的東風BM021三輪車。

七零後或者八零後,對於這款摩托車肯定有記憶,七八九十年代馬路上最常見的那種青皮三輪摩托車,便是東風021三輪。

這款三輪車迅速的被各地摩托車企業所仿造,甚至在改革開放初期成為了京城的出租車。

然而東風021三輪摩托車,載重只有三百五十公斤,要是後面拉上四百公斤的貨物,這車跑起來就有些不靈便了,加速和刹車都會顯得很吃力。

原因就是東風021三輪車缺乏一款適合載重的後橋總成。

東風021三輪車的後橋總成,是根據普通摩托車的後輪驅動改裝而來的,所以並不具備載貨的特性,因此這款三輪摩托車,只能載貨三百五十公斤。

對於農用三輪車而言,載貨三百五十公斤,肯定是太少了,但是在七八十年代,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能將就著使用。

以當時中國的農機研發能力,還真的做不出農用三輪車專用的後橋總成,自然也就做不出高載重的農用三輪車。

也是因為農用三輪車的載重太少了,才給了手扶拖拉機和小型拖拉機發展壯大的機會。八九十年代,拖拉機始終是農民的首選,買上一輛拖拉機,農閑的時候用於耕種,農忙的時候用於運輸,脫貧致富美滋滋。

發達國家倒是能做出來農用三輪車的後橋總成,可是發達國家老早的就進入到了汽車的時代,他們不可能再返回來使用落後的農用三輪車,自然也就不會去研發農用三輪車的後橋總成。

唯一的例外就是日本,日本曾經研發過農用三輪車,自然也研發出了農用三輪車的後橋技術,但最終在競爭當中,農用三輪車還是敗給了微型小貨車。

在泰峰摩托車廠的時候,李衛東本想要將摩托車生產線的真相告訴龐運傑,可話到嘴邊,去又咽了回去。

原因就是李衛東想到了三輪車的後橋總成生產線。

金陽株式會社既然能生產農用三輪車,就必然會擁有三輪車後橋總成的技術。

而農用三輪車生產線改裝成踏板摩托車生產線的過程中,這個後橋總成的生產部分是完全用不到的,所以李衛東能夠確定,後橋總成的生產線,應該還在金陽株式會社的手裏。

在霎那間,李衛東就做出了決定,要把這個農用三輪車的後橋總成生產線弄到手。

有了後橋總成的生產線,李衛東隨便收購個摩托車廠或者農機廠,就能生產出可以載重的農用三輪車。

泰峰摩托車廠的死活,就不在李衛東的考慮範疇之內了。反正未來的國企倒閉潮中,破產倒閉的國企一大堆,也包括泰峰摩托車廠,李衛東單槍匹馬能救幾個?

改革的浪潮當中,那些產能落後、產品落後、管理還落後的企業,被市場淘汰是經濟發展的必然。

李衛東可不是聖母婊,還要講什麽格局!

格局是領導該去考慮的事情,而李衛東只是個鄉鎮企業的廠長,你們見過哪個鄉鎮企業的廠長去講格局了?

這就好比一個鄉鎮中學老師去大談高考改革方向,有用麽?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給學生講講題,說不定學生高考的時候還能多考幾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至於金陽株式會社的那一套發動機技術,李衛東還真看不上眼,畢竟是二十年前的技術,放在農用三輪車上已經過時了。

在六七十年代,柴油發動機技術並不完善,那時候很多中型卡車都還是燒汽油的,所以日本研發的農用三輪車,使用的也是汽油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