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上風浪

海面上灑滿陽光,讓寒冷的天氣變得溫暖起來。

除了第一天來的時候有大風,雨要下不下的模樣,之後兩天天氣都很好,絲毫沒有要下雨的意思。

畢方躺在救生筏上,隨著水波晃晃悠悠飄蕩,眼神余光時不時撇過釣線,看看有沒有獵物上鉤。

經過三天的適應,他已經習慣這種漂泊,不再感到頭暈,甚至這種起起伏伏還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挺不錯。

畢方隨手拔下一根馬尾藻叼在嘴上,雙手枕在腦後,曬著太陽優哉遊哉,一點不著急,或者說著急也沒用。

釣魚這種事,除了技術以外,本身就比較看運氣,更別說他用的是草餌,而不是肉餌。

但他這幅模樣,曬著太陽飄著洋,不僅不像遇難人員,反而像是出來旅遊了,如果忽略他略有蒼白的臉色的話。

食物有了,淡水資源還是稀缺,每天那麽點蒸發量只能保證最低需求,而不是健康需求,再撐四五天不是問題,但時間一長,總不是那麽回事。

他在等一場雨,一場救命雨。

聽起來好像全把求生的希望放在老天身上,但真實的求生就是這樣,任何情況都是不確定的,能確定的只是概率,有些人之所有能成為求生專家,就是因為他知道做什麽能收獲的概率最大。

就好像畢方知道北大西洋受溫帶氣旋影響,天氣變化不定,三天兩頭就會刮風下雨,喝到雨水的概率非常高,所以他才願意等,否則早就拉上拉鏈,一刻不停的提取蒸餾水了,而不是將帳篷打開,曬著太陽減少熱量損失。

這是一種取舍,符合當下利益的取舍。

真正的求生大師知道自己的每一分力應該用在哪裏,所以他們活下去的概率遠比其他人更高。

沒水,你不能憑空變出水,沒食物,你也不能憑空變出食物,畢方是人,不是神,人人都喊他方神,他依舊不能憑空變出面包和水。

能活下來,就是靠更多的“概率”,最簡單的數學邏輯,就是求生的關鍵。

許多人,包括畢方自己,都曾經因為與惡劣的環境和處境進行鬥爭而被推到痛苦的極限。

這種情形下,可以感覺到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威脅。

害怕的感覺可能是一瞬間的,也可能會折磨你幾個小時或者幾天,直到你意識到需要面對它時,一切又突然變得清晰。

就是在這個時刻,人就真正有了要活下去的信念,想要找到一條出路,回到屬於他的生活。

以上不僅是畢方的真實想法,也是他的真實做法,他不吝嗇於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

“有很多次,我成為一個異於常人的團隊中的一員,在這樣的團隊裏有著剛毅的精神、聰明的頭腦、果斷的決策、謙虛的品質以及不可或缺的友誼。”

“就是這些在艱難時刻從那些優秀的人身上學來的有價值的東西,伴隨著我的人生路,不僅僅是在過去面對危險和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刻,也包括現在。”

“我並不把自己當作專家級的職業探險人士,但在許多愉快、殘酷、令人精神振奮、恐怖或前景黯淡的經歷中,我明白了知識、清晰地思考以及尊重所有極端與充滿挑戰的環境的價值,我應當把它們展示出來。”

“這是為了能夠順應自然環境,並設法去理解它,這將能讓你更適應周圍環境,並因此給你希望。”

畢方通過聊天讓觀眾們不感到無聊,這麽幾次直播下來,他都覺得自己練出了一副好口才,哪怕是講單口相聲也足夠了。

同時他也是在告訴大家,別看他現在又曬太陽,又是漂流的,但絕不是鹹魚,而是合理規劃。

他真沒有度假。

【明白了,老方是代數學家!】

【我信了】

【說這話之前能不能把你的手放下?這枕著腦袋曬著太陽,說這話很難讓人信服啊!】

【真的嗎?我不信(滑稽)】

畢方笑了笑,將手放下,坐在筏邊張望有沒有魚上鉤,但結果顯而易見,馬尾藻在水上晃來晃去,並沒有魚上鉤。

他嘆了口氣,都兩天了,怎麽一條魚都沒有?

就算現在是冬天,也不應該這樣啊。何況不是空餌,是草餌,怎麽就不給點面子呢?

現在不少人都把畢方當成世界第一的冒險家,空軍了說出去是會被人笑話的。

究竟是環境惡化還是過度捕撈了?

連釣魚都這麽困難了?

畢方撓撓頭,不明所以,為了消磨時光,他只能繼續和觀眾嘮嗑,講講一些求生的經歷。

“雖然我們離岸邊比較遠,但也不能說就不會有海鳥出現,北大西洋經常有大風,說不定就有鳥偏離的方向迷路了,到時候又餓又累,看到我這破筏子說不定就想上來歇歇腳,所以我們可以往帳篷頂上放一些海藻,增加對它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