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樹洞主人,舟山眼鏡蛇

眼前的是一片樹木叢生的小樹林,而在樹林中間某棵大樹下,形成了獨特的旋渦狀樹洞。

整棵樹看起來如同數根無比粗大的藤蔓被龍卷風吸起,結果沒能連根拔起而留下的,非常有特點。

畢方更是驚呼:“好大一棵樹。”

觀眾情不自禁的點點頭,樹確實大,光看樹洞大小,幾乎就是一個小型帳篷了,住進一個人綽綽有余。

所以說,尋找樹洞無需地毯式搜索,只需要循著畢方剛剛所說的規律,很容易就能找到,方神還是有點東西的,沒騙人。

畢方又接著道:“占地得有六七百平了吧?”

嗯,是得有六七……百平?

【老方是不是多說了個字?】

【及時刹車,然後緩緩打出一個?】

“獨木成林啊,榕樹的拿手好戲,這裏一大片,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棵樹。”畢方拍了拍面前大樹的粗大樹幹。

開什麽玩笑,這麽大片林子,你管它叫一棵?

【我眼瞎了!】

【指樹為林】

【暫不評論,以防被打臉,斜眼笑】

“這一片的確是一整棵榕樹。”畢方拍了拍粗壯的樹幹。

熱帶雨林高溫潮濕,這樣的環境導致土壤中水分常處於飽和狀態,氧氣含量較少,不能滿足雨林中榕樹根系的呼吸需求。

尤其是當下的雨季,太過潮濕,現在畢方一腳下去都能踩出水分。

泥濘,是畢方來到雨淋後的第一印象。

如此,很多樹木便學會了從莖幹和樹枝中長出“觸手”——氣生根,形成垂直向下的“根簾”,從潮濕的空氣中吸取氧氣、水分和營養。

“觸手”生長速度很快,甚至一晚上就能長出來。

待樹高枝旺,數不清的氣根順著橫枝垂吊而長,越長越長。部分氣根會紮入泥土,立地成樹。

似根似樹的氣根群便組成了“獨木成林”的景觀。

這些支柱既能扶住支撐,也能汲取營養,因此,有的樹木在雨季結束後,氣生根會漸漸脫落,但更多的,是支柱根數目會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粗。

漸漸的,周圍就會仿佛有許多樹木生長連接在一起,形成一片茂密的叢林。

“榕樹就是越長越多的典型,獨木成林是它的拿手好戲,你們看,這裏也有,可能是前天下雨後剛剛長出來的。”

畢方來到一棵大樹下,台上向上看去,能隱隱看到類似於簾布一樣的東西,細如麻線。

一陣風吹過,飄飄忽忽,宛若拂塵。

“這就是初長的氣生根,其實很多南方人應該也有見過,就是河邊的柳樹,如果水位上漲,等到再退去後,它的身上就會長出一個個毛球一樣的東西,那個也是氣生根。”

畢方來到最中間的樹洞,從外面看上去,內部空間很大,但具體有什麽,過於黑暗,並不能看清。

“遇到樹洞,大家不要貿然進去,雖然這裏是天然的宿營地,在確認安全前要謹慎一些。”

熱帶雨林的生存環境艱難、競爭激烈,任何類似的空間,都會成為生命的避難所和棲息地。

樹洞是天然的棲息地,可不僅僅是對人類而言,它同樣是很多生命的棲息地、庇護所,也是生物多樣性的溫床。

畢方在地上刨出一個坑洞,重新點火,然後將掏出一根樹棍,用石匕在一頭上削而不斷,卷起一層層木屑,與魚鱗相似。

“很多樹洞都有原住民,這裏可能住著猴子、鳥類、甚至是魚,現在我制作一根火把探探路。”

【等等,我聽到了什麽?魚?】

【今天是愚人節嗎?】

“這沒什麽奇怪的,自然之大,什麽生物都有,我說的就是攀鱸魚,這種魚會爬樹,它們會爬上岸邊的棕櫚樹上去吸食含有酒精的果實果汁,下雨的時候也會頑強地向著水源長途跋涉,在樹上或者陸地上遷徙。”

“國內也有養殖的,據說還有養殖戶早上起來,發現魚塘裏的攀鱸全部消失不見了,全都趁著下雨天爬到山上去了。”

【麻了,豬還沒學會上樹,魚先學會了】

【這玩意有手嗎?還他媽的能爬樹】

“那是因為攀鱸的兩片鰓蓋異常堅硬,在爬行的時候起到了‘前肢’的作用。”

“它還會用張開的鰓蓋上的刺在縫隙的壁上托住自己,來回地擺動尾巴,用肛鰭上的刺支撐,向前推進,然後再次用鰓蓋托住自己,以這種方式向上運動。”

【這東西能吃嗎?】

【?】

【又是跟著老方漲見識的一天。】

“將木棍切成魚鱗狀,會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可以更好的點火,火焰也更旺,並且我們最好選樹脂豐富的木棍,例如樺樹等,沒有可以綁上藤條。”

將木棍用魚油浸潤,畢方用引燃物在火種上取火,一個簡易的火把就這樣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