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撿到寶了(第2/3頁)

翡翠這東西就不一樣,它形成的條件,首先要區域變質作用發生,原生鈉長石脫矽形成硬玉巖,然後板塊碰撞,產生低溫超高壓的條件。

低溫超高壓,聽到這個就知道有多離譜,完全是矛盾的條件。

因為在物理學中,越深入地幔,壓力越大,溫度也會越高。

但翡翠要求低溫高壓,還要持續施加超高壓,低溫就代表淺地表,高壓就代表深地層,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條件是不存在的。

許多觀眾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回答。

【我靠,那這東西是怎麽來的?】

“這就和地質學上的板塊構造學說有關了,面點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附近,幾千萬年前,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撞,就給翡翠的形成提供了低溫超高壓的條件。”

“面點北部密支那勐拱地區深受‘上天眷顧’,所處位置剛好滿足了翡翠成礦的地質環境要求,這樣苛刻的條件可以說是萬中無一,這裏是寶玉石級翡翠的幾乎唯一的產地。”

完全可以說,整個世界的寶石級翡翠也就那兩百多公裏長,十五公裏寬的帶上有,並且這條帶上的個別區域,開采出來的大部分品質還極差,只有個別稱得上是寶石。

至於合成,合出來的都是渣料……

離譜不?

其他地方倒也不是沒有,除了面點,危地馬拉,曰本本州島,弟倫比亞、舊西蘭、醜國加利福尼亞州,白熊這六個地點也有,不過完全不能說是寶石,品質差到丟人的級別,頂級翡翠根本沒有。

就是綠一點,光滑一點的大石頭。

最典型的就是華夏的雲楠了,別說品質差一點,連有都沒有,明明處於相同地帶,和勐拱地區相隔不到150公裏。

就因為雲楠和緬甸勐拱地區同屬板塊交接地帶,但在華夏這邊,就屬於擠壓的上升帶,而面點屬於消亡邊界,也就是造山帶。

在碰撞山系系統裏,受力點最大的位置為消亡邊界造山區域,上升帶的力都用作拱起山脈了,也就只有在這個點有形成翡翠所需要的低溫超高壓環境。

這個點所處的位置,剛好就是勐拱地區所在位置。

就是那麽點差異,兩邊的地質環境就完全不同。

這麽稀有,為此,翡翠開采也成了面點的支柱產業。

噶腰子不算啊。

畢方道:“所以你們也不要太激動,退一萬步,就算真是翡翠,品質也不可能太高,再者還是山料,就差的更多了。”

許多觀眾不太了解裏面的道道,問啥是山料。

“山料就是山裏的翡翠,除此之外,還有籽料,籽料是經過各種意外掉進河裏的,經過無數歲月沖刷後,經過物質交換,會形成一層石皮殼,裏面的玉也更光滑。”

“山料沒有,所以我們能看到它直接裸露在外,不然我也不認識,會以為是一塊普通石頭。”

礦山裏的翡翠是靜態環境,自始至終都深藏在巖體中,缺乏外力的打磨,皮殼不完整,或者就沒有皮殼,外形棱角分明,沒有磨圓度。

畢方拉緊繩子,確認牢固後,來到陡坡邊緣,踩在一塊巖石之上,穩定身形之後,看準下一塊巖石後,輕輕跳躍過去。

這裏的石塊都是半卡在山體之中,因為滑坡而顯露出來,並不一定牢固,因此畢方很小心的進行著微小的移動。

無人機從畢方頭頂飛過,向下拍攝時,就像是踩著空中階梯的特技表演者。

嘩啦一聲。

一塊半突出的巨石從山壁中脫落,畢方一腳落空,踩著一旁的山壁跳出,來到了另外一塊巨巖上,誰料這塊巨巖同樣松動,只支撐了一會,也跟著斷裂掉落。

靠!

畢方冷汗遍布全身,每個毛孔都在擴張,他迅速抓住腰間繩子,繼續踩巖壁,借著反作用力不斷向前,落在另外的小巖石上,糟糕的是小巖石更不可靠,一塊接一塊的掉落,剛剛落下就逼著跳起。

大量碎石順著陡坡滾滾而下,小的滾到半空被彈飛,落入森林,大的一路碾壓,直愣愣的砸進林子裏,掀起一小片塵土。

沒有飛鳥驚起。

早在地震到來之前,鳥類就全部飛走了,整片森林現在詭異的寂靜,連蟲鳴都小了很多。

甚至無人機的拍攝下,觀眾還能看到有蛇從樹上爬下,此刻正在往山下遊走,短短幾分鐘就有六七條,讓人毛骨悚然。

畢方就像是荒野版的超級瑪麗,一連跳了十來塊,才再度穩住身形,背靠在巖壁上,大口喘氣。

即便身上的汗衫是速幹型的,此刻也印出了水印子。

觀眾無聲的替畢方捏了把汗,幸虧有繩子,不然太刺激了,心臟受不了。

在下降了大約二十多米後,畢方終於靠近了先前看到的那塊綠色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