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

復活島的整個興衰過程在整個人類社會看來極其的客觀,客觀到有些冷漠。

這座與世隔絕的島嶼成了一個絕佳的“實驗場”。

近現代之前,復活節島上沒有任何外來者,這座遙遠的島嶼上,池塘底部的沉積物完全沒有被擾動過,最表層就是距離當代最近的,最底層就是距離當代最遠的。

九十年代,技術爆發的後來者經過探索,通過研究島上的池塘底部的沉積物的植物花粉的分布,十分冷靜,清晰了看遍了這一千多年的全部歷程。

在種種證據前,就像是坐在電視機前,看完了整個島從一個茂盛的森林變成了一個稀疏的草原的全部過程。

島民吃的什麽同樣一清二楚,只需通過分析島上專門堆放垃圾和屍骨的垃圾堆,便能找到最直接的證據,並非一定找到完整的海豚骨骼才能確定它是海豚,只需要通過測序就能判斷這是什麽動物。

正是這些現代技科技的使用,使得之前的一個神秘島嶼逐漸褪去神秘,顯示出一種如同被詛咒的厄運。

沒有金屬,島上原住民只能用石器時代的工具湊合對付,所以在1300年裏,更先進的農具、武器、船都沒能出現,對外的開拓也不可能成為現實。

復活節島上的人盲目崇拜石像,同樣消耗了巨大的資源,更加速了這個島嶼社會結構的全面崩潰。

“或許可以說,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一旦因為人類消耗開始衰敗了,就再也沒有機會重新崛起了,就是一直往下跌落,一直在惡性循環。”

畢方停下腳步,望著身旁的石像。

“現在很多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環境學家都對復活節島的過往很感興趣,因為他們總覺得這也許預示著人類今後的命運。”

這是不是危言聳聽?

沒人知道答案。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把復活節島面積放大1000倍,把島上居民人口數量放大百萬倍,差不多可以當做地球。

如果後來者同樣站在上帝的視角看,如果地球島上有高智能的生命。

這裏的發展是不是也存在關鍵性的地理條件的匱乏?

它的自然資源不也是有限的?

它不也是孤懸在宇宙海洋之中?

它不也是和其他的行星沒有資源的交換?

那它的未來是不是就是復活節島的放大版?

【細思極恐!】

【我腦子不行,醫生告訴我該吃吃該喝喝,不要想太多】

【這麽大的精神壓力,不是我一個小學生應該承擔的,這種事情應該讓社會學家去頭疼(狗頭)】

【不如讓我想想今天晚上吃什麽】

【我不會給衛星表面除塵、上蠟,也不會星球設計,全球海洋保養及維護,南北極融化冰川修復、加固,更不會翻新核彈頭,但是今天周四,富哥v我50,我幫你代吃kfc】

“是的,這種問題還是交給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去頭痛吧,我只想砍一棵合適的樹來做船罷了。”

畢方笑了笑。

事實上,復活島居民的災難還不止如此,1862年,八艘海盜船造訪了這裏,將所有能當奴隸的土著都抓走上了船,帶走了足足一千人,也就是一半的人口。

這一千人全都是男人,包括酋長本人,還有酋長的孩子們,一個都沒能幸免。

並且當時天花病毒橫行,和印第安人一樣,這裏的土著人同樣沒有抗體,直到1865年,一個法國傳教士登島時,他清點過人數,整個復活節島上還剩下不到500人。

接下來的10年裏,剩下的這些人不少就跟著商隊搬到了大溪地討生活。

到了1877年,也就是那次大規模的奴隸浩劫之後的15年,島上的人數統計了一下,只有111人。

復活節島的人口就這樣斷崖式的下降:20000多人、2000多人、1000多人、不足500人,最後僅剩111人。

直到1888年4月5號,也是復活節,智利政府在那一天宣布占領復活節島,接著就是不斷的移民,建設,耕作,直到現在,一個專注旅遊的復活節島呈現在世人面前。

一個遺世獨立的島嶼,呈現出的或許不一定是《桃花源記》中所述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更多的可能是重復復活節島的慘劇。

“現在島上的樹木,幾乎都是二十世紀末,旅遊業興盛起來以後才來到的島上,滿打滿算可能都沒長滿三十年,自然出現不了什麽巨木。”

“不過,也有一些樹木,就是因為足夠大,才移植過來的……”

畢方停下了腳步,看著面前的度假村。

作為世界知名的旅遊地點,復活節島上自然擁有眾多的旅遊酒店,相當豪華,很多的套餐都要幾千刀甚至上萬刀,畢竟願意出大幾萬機票,千裏迢迢飛這裏的遊客也不在乎多那麽些錢享受很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