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迷失的綠洲(第2/3頁)

不過他們倒也沒有懷疑畢方。

一些常識被顛覆,還有好事者擡杠,但涉及到這種沒人知道的冷知識和人物,就沒有杠子水友站出來反問了,容易露出自己的半拉屁股。

“即使這樣的大型商隊在旅途中仍然如履薄冰,先頭駝隊必須提前數日趕到下個綠洲,然後返回為主隊補充淡水,才能保證旅行安全。”

“伊本·白圖泰的旅行中先期出發的駝隊就從瓦拉塔綠洲送回了四天份的水。”

“伊本·白圖泰本人還在晚年自矜此生心願得償,在旅行方面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的人。”

【我覺得不如方神(狗頭】

【確實,什麽叫單槍匹馬闖撒哈拉啊,戰術後仰】

【國泰民安在方神的直播間開通了皇帝!】

【大佬!!!】

【大佬V50恰開封菜】

【方神這皇帝數量都數不過來了】

觀眾對比之下,彈幕上又滿是吹噓之言。

到了乍得,這趟旅行已經到後半段了。

所謂的穿越撒哈拉成功在即,又將為畢方的履歷添上傳奇一筆,很難令人不激動。

【這些商隊賣什麽呢】

【是啊,一頭駱駝帶五十公斤,都是五十噸的貨物了】

【真的牛批】

畢方感謝了一番觀眾的贊美之詞和打賞,回答道。

“各種原料、奢侈品和特產,從最早加工石器用的黑曜石,到後來的貴金屬,當然還有恒久不變的奴隸和鹽。”

“當時北非國家進口奴隸作為家庭奴仆使用,而西非國家則用於訓練奴隸士兵。”

“這些很多文獻都有記載,在古希臘希羅多德的著作中就有一條。”

“從蘇丹的達爾富爾起始,向北穿越一系列無人居住的小型綠洲,經過埃及的哈裏傑綠洲,最後到達埃及中部的阿斯尤特。”

“這條路更著名的名字應該是叫四十天路,每年奴隸販子都會驅趕8萬奴隸上路,經過40天的跋涉到達阿斯尤特的奴隸市場,一般只有兩萬人能夠活著到達。這條商路直到19世紀末蘇丹馬赫迪起義才廢止。”

在巔峰時期穿越撒哈拉的商路多達1400條,這種大型商隊直到近代才被橫跨非洲大陸的鐵路運輸打垮,但在中部非洲仍有這樣的傳統商隊。

每年走一次,交換外界的鹽,不過規模只有幾十頭駱駝了。

傳統商隊仍走在起始於法老時代的撒哈拉商路上。

“如果情況更糟糕一些,綠洲萎縮,人口減少,再加上沿路水源點消失,那麽商隊就沒法走了。”

“外面人進不去,裏面人也出不來,幾代以後,連非洲本地的居民都搞不清楚沙漠對面是什麽地方有什麽人了,那個地方就真成了傳說之地。”

“但是這並不代表沙漠裏面就沒人了或者徹底墮落成原始人了,人還頑強存在,還有國家組織,你還不能說那不是文化。”

“達奇就是這種情況,它所在的位置被稱為大沙海,從埃及的蓋塔拉一直向西延伸過我們先前走出的草原,是地球上第二大連綿不斷的沙層覆蓋區,僅次於阿爾及利亞的東方大沙漠。”

“大沙海中因為風的原因形成了連綿數百公裏的巨大沙丘,如果南北向走比較容易,東西向就必須翻越一個個沙丘。

這些沙丘的西坡比較平緩,東坡陡峭且覆蓋著流沙,如果硬要東西向翻越,則向東走遠比向西容易。

所以從東部沿海的埃及和蘇丹,幾乎無法再進入達奇,這個地方就被自然界半封閉起來,連非洲東部的土著居民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了。”

一直到19世紀,非洲中部特別是沙漠地區在的地圖上仍然大多是空白的。

“當時機械化車輛尚未發明,一切深入沙漠的旅行都受同一個因素也就是是駱駝的極限耐力制約,這一點對於土著居民、商隊和探險家完全平等。”

“駝隊在攜帶備用飲水的情況下可以在沙漠行進300千米,也就是說當時的探索者可以從已知的綠洲前出150千米,如果沒有找到新的水源地就必須掉頭,硬要向前而又沒有遇上新的綠洲那就只有喪身沙海了。”

【看來還是方神叼一點哈哈哈】

【沒有地圖,橫穿沙漠!】

“再加上當時北非盤踞著一系列海盜國家,歐洲人無法從北線探索。所以當時歐洲的探險者對達奇的了解只能求諸於故紙堆和非洲東部居民口耳相傳的傳說。”

完全進入到峽谷之中,入目皆是野生駱駝。

畢方不敢離黑水太近。

看著黑色河流中隱藏的一節節“枯木”就明白,黑河裏是鱷魚的。

撒哈拉沙漠中僅有寥寥數個綠洲還存在著尼羅鱷,這裏便是其中之一。

離得太近了極有可能被當成獵物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