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綠光(第2/3頁)

肉食中本身有的鹽是足夠生活的,理論上只要能抓得到獵物,荒野求生是不必考慮去專門搞鹽的。

但就像畢方自己說的,嘴裏都淡出鳥來了。

夠用,但用起來不舒服。

所以要制鹽。

都制鹽了,那自然要做到最好,否則幾天前畢方就用普通的草木灰制鹽了。

畢方用樹棍扒拉著蘆葦,讓其充分與空氣接觸,加快燃燒速度,同時還往裏面繼續添加蘆葦。

顯然,剛剛那一捆還不太夠。

“肯尼亞是非洲的大國之一,領土廣袤資源豐富,用蘆葦加工食鹽,是民間流傳著一種古老的,也比較常見的制鹽方法。”

畢方將制鹽的方法娓娓道來。

每當雨水匱乏的季節來臨,當地制鹽匠就會提前選好盛產蘆葦的河灘,一旦蘆葦長到一米以上,就會組織全家人收割。

割好的蘆葦杆被碼放在天然的大塊巖石上,烈日會在三到四天內帶走蘆葦中的水份。

之後就是生火燒掉這些蘆葦,收集剩下的灰燼。

制鹽匠人會把灰燼加水,並用細網來反復過濾,直到絕大多數雜質被分離出來,再把剩下的黃褐色“鹽水”倒進鍋裏加熱。

“經過多次煮沸,鍋底就會留下一層黃褐色的鹽巴,這些就是傳說中的‘蘆鹽’。”

“通常這個過程要持續幾天時間,煙熏火燎的工作環境很折磨人,收獲也不會太多,而且因為制作工藝非常原始,得到的鹽巴純度不高,雜質非常多,幾百斤的蘆葦往往只能烘幹出一小包蘆鹽。”

“至於口感方面,當地人說味道鮮美,有特殊的香味。”

“至於你們問的,為什麽可以用蘆葦制鹽,其實是由肯尼亞的土壤結構造成的。”

蘆葦燃燒的非常快,很快這一大捆就燃燒殆盡了,只留下一堆黑灰。

趁著還有一點小火苗,畢方扔出第二捆。

“肯尼亞全國幾乎沒有適合耕種的土地,這裏的絕大多數土壤都是鹽堿地,一旦降水量不足,蘆葦等植物體內的鹽分就會飆升到制鹽的水平。”

“當地人就是利用這種地理氣候條件,制鹽養家糊口。”

“蘆葦鹽價位方面相當驚人,加工好的蘆鹽會被包在樹葉裏售賣,一小包200克左右,通常可以賣到130元人民幣左右,也就是說,一頓飯可能就需要1醜元以上的蘆鹽,還是挺貴的。”

正常超市裏的食用鹽通常只要兩塊一袋,哪怕是加的其他成分的高档鹽,也才五到十塊,並且是很厚實的一包,相較於這些鹽,蘆葦鹽完全可以說是貴到離譜。

【臥槽,還真是特產啊】

【所以這招不是所有的蘆葦都能用吧?】

【老方懂的是真的多啊】

【那天我翻了翻地圖,肯尼亞不是靠海嗎?為什麽不直接用海鹽啊】

“沒錯,只有鹽堿地上的蘆葦可以使用這種辦法,其他地方的,提煉效率太低了,根本不值得這樣做。”

“至於為什麽靠海,卻不用海鹽,解釋起來就比較復雜了,簡單來說的話就是,海鹽更貴!”

第二捆蘆葦也燃燒殆盡,畢方將黑灰全部收集起來,倒入另一個小陶罐中,加水開煮,開始提煉其中的鹽分。

同時也向觀眾講解其中的一些原因。

最本質的原因就是,肯尼亞的鹽生產權就不在政府自己手上!

很早開始,肯尼亞就是一個被央國殖民的非洲國家,並且時間非常之久,這就給這個國家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哪怕是現今,仍然有大量肯尼亞人,為伊麗莎白二世去世表達悲慟,以“臣民”自稱。

也是因為殖民期間的全方面幹預,肯尼亞的眾多資本利益集團都有央國人滲入,其中就包括制鹽廠。

鹽的生產加工不掌握在政府手中,這樣會有多麽嚴重的後果看看歷史就明白了。

華夏從春秋戰國開始,販賣私鹽就意味著要被殺頭。

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鹽是老百姓交易商品中,絕對的剛需!

控制鹽就可以變相地控制經濟,調節市場的穩定。

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8年的時候,肯尼亞讓制鹽公司向水資源管理局支付‘海水使用費’,數額為每年20億先令。”

“結果受到了制鹽公司的強烈反對,認為政府無權對海水收費,但是肯尼亞不同意,於是鹽價暴漲十幾倍,最後到了誰也吃不起的地步。”

【好家夥】

【這也太慘了】

【這是能說的嗎(滑稽)】

【第三世界是這樣的】

罐內的水沸騰的很快,這個坑是另外的,裏面的柴火更多,否則畢方擔心自己的織巢鳥都烤糊了,鹽還沒搞出來。

此時陶罐內只剩了一層看上去頗為濃厚的黃水,畢方伸出小拇指蘸了蘸,放在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