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水路(微修)(第2/3頁)

聽此言秦纓心弦一緊,但很快秦璋道:“但爹爹知道,真要拘著你,便要不合你心意了,爹爹從前不嚴管你,如今亦不強迫你,你要去可以,但你不可食言,等你回來時,一根頭發絲也不能少。”

秦纓高懸的心落地,忍不住將面頰貼在了秦璋手背上,“謝謝爹爹!”

既要隔日出發,便只有大半日功夫給秦纓收拾行裝,秦璋帶著秦廣親自盯著白鴛幾個打點行囊,又吩咐秦廣調派人手陪秦纓南下,秦纓好說歹說,才讓秦璋只多增派了一個名叫馮聃的侍衛,秦纓與龍翊衛查案,沈珞和馮聃只負責秦纓安危,他二人武功高強,護衛一人自然不在話下。

縱然秦纓打定主意輕車簡從,但因此去日久,直至黃昏時分才準備停當,秦璋吩咐廚房晚間設宴時,白鴛想起一事來,“縣主走得急,可要告知李姑娘和陸姑娘?”

天色已晚,登門拜訪已來不及了,秦纓便道:“此去月余,的確該知會一聲,我寫兩封信,待會兒派人送去她們府上,全當作別了。”

秦纓在晚膳前將信送出,又派沈珞走了一趟謝將軍府,待沈珞回來時,便說謝星闌還在與刑部交接,又道:“小人去時謝堅正打算來咱們侯府,他說謝指揮使已經命人前往南滄渡口準備商船,我們明日卯時過半出發,三個時辰便可至渡口登船,而後快行十一二日便可到慈山縣。”

秦璋在旁聽見,松了口氣道:“走水路好,走水路舒坦些。”言畢,又哼一聲,“幸而不是崔慕之那廝南下,否則爹爹絕不願讓你與他同去。”

秦纓哭笑不得,亦明白向來走陸路的謝星闌為何選擇了水路,她眉眼微柔,與秦璋用了晚膳,又陪他往經室小坐了片刻,秦璋念她明日要晨起趕路,早早將她送回清梧院歇下。

一夜無夢,第二日秦纓天不亮便起了身,用完早膳,秦璋看著侍從們將幾個箱籠搬出了府門,時節已入深秋,涼寒沁人,秦璋理了理秦纓肩上的月白鬥篷,沉聲道:“爹爹送你出城去。”

秦璋形容略顯憔悴,秦廣輕聲道:“侯爺徹夜未眠,實在放心不下縣主。”

秦纓自覺慚愧,“爹爹不必送女兒出城,到了城外反添傷懷,女兒走後爹爹好生歇息。”

秦纓話音剛落,一陣嘈雜的馬蹄聲忽然在侯府外響起,秦纓和秦璋紛紛意外,自中庭而出,往府門處走去,剛走到門口,便見湛藍晨曦之下,謝星闌一襲玄色武袍,帶著七八扈從,通身幹練地停在了侯府外。

謝星闌下馬上前,抱拳道:“侯爺——”

秦璋打量著謝星闌,只見其神容肅穆,雖是年紀輕輕,卻老成持重不顯山露水,便握著秦纓的手道:“此番南下路途遙遠,還請謝指揮使對纓纓多加照拂,無論差事辦得如何,不可令纓纓受半分折損。”

謝星闌波瀾不興地掃了秦纓一眼,“請侯爺放心,縣主乃奉禦令為朝廷辦差,我必盡心護她周全。”

見他頗為誠懇,秦璋自是滿意,秦纓這時也替秦璋拂了拂袖袍,“爹爹安心,女兒走後,爹爹修道時要顧念身體,待京城落雪之時,女兒便回來了。”

再多不舍,也終有一別,秦璋深吸口氣,打消了送秦纓出城之念,只看著她上了馬車,車輪轔轔之時,謝星闌又在馬背上道:“侯爺不必太過擔憂,我必將雲陽縣主完好無損地送回來。”

秦璋頷首,“拜托謝指揮使了。”

蹄聲輕揚,謝星闌催馬跟在漸行漸遠的馬車旁側,車窗的簾絡掀起,秦纓探出腦袋,不斷朝秦璋揮手,秦璋唇角微動,一聲“纓纓”剛出口便被晨風吹散。

只等到馬車消失在長街盡頭,秦廣才在旁勸道:“回去歇著吧侯爺,這樣熬著太傷身,您若是病了,縣主回來老奴可沒法子交代。”

秦璋嘆口氣,轉身進了府門。

秦纓坐回車榻,心腔子裏也沁著幾分酸澀,謝星闌目光落去車窗內,沉聲道:“京城多在十月中旬落雪,我們早日辦完差事早日趕回。”

秦纓頷首,“能速戰速決最好。”

話落,她掃了一眼謝星闌身邊扈從,只看見謝堅,卻不見謝詠,謝星闌瞧出她疑問,解釋道:“我已讓謝詠和馮蕭昨夜走陸路出發,好早些至慈山縣調查,我們此行走水路最快也要十二三日才能到,等我們到了再查,白耽誤工夫。”

見他安排周全,秦纓心緒微松,又道:“若是你們自己,便都走陸路了吧?”

隊伍迎著朝霞而行,絢爛曦光落在謝星闌面上,他眉眼澈明,此時收回視線道:“此行路遙,跑廢馬兒都是常事,我們經得住,但你是姑娘,沒有未到慈山縣,先將你累病了的道理,也就晚上兩三日,不礙什麽。”

秦纓看著謝星闌側顏欲言又止,她擔心的並非是水路走得慢,而是記著謝星闌父母在雲滄江的船難,雖然已經過了十三年,但親生父母之死,怎會隨年月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