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客棧(第2/2頁)

稍作安歇,秦纓帶著李芳蕤去了謝星闌房中,一進門,便見筆墨紙硯齊備,謝星闌已開始作畫,而京中送來的卷宗名單也一並在此。

秦纓拿了名單看,李芳蕤則看到了崔慕之的手書,便道:“纓纓,崔大人還給你寫了一封信,你可要看看說了什麽?”

秦纓此時才想起,接過信封打開,很快道:“就說這些名目和案卷只是其一,若得了新的,六七日之後繼續送來,令我們等著便是。”

李芳蕤聞言湊過來,卻一眼看到末尾還有幾句,不由道:“還囑咐你秋涼添衣呢,他如今倒是與從前大不相同了!”

秦纓莫名覺出兩分尷尬,將信紙一合放回了信封之中,“客套話而已。”

不遠處,謝星闌落筆的手微頓,掃了一眼秦纓方才繼續作畫,李芳蕤似笑非笑的搖了搖頭,又看著秦纓手中名目道:“難道嫌疑人在這裏面?”

秦纓搖頭,“不確定,如今雖得了目擊證詞,但這幾人的身份還難定,而他們此前謀害的對象多為衙差,我還是堅持他們其中有獲罪被囚之人。”

李芳蕤略作思忖,“能花這麽多功夫殺這樣多衙差,也的確是有深仇大恨了。”

秦纓應是,又往謝星闌的方向走了兩步,“刑部送來的名冊有百多人,按照於彬的說法,這三人年紀最大的,也才三十出頭,因此這名冊上大半人都可排除在外了,所幸崔慕之此番還算細致,何年何地因何入罪都寫得十分清楚。”

秦纓翻看著紙張,又道:“兇手裏有人會些許拳腳功夫,又會刻畫之技,還熟悉水路,其中兩人長相偏南越人,膚色黝黑,高個那人駝背,矮個那人則精壯粗蠻,但他們隊伍之中還有第三人,此人並非南越人長相——”

秦纓說著,目光留在了名單上的某一頁,又走到謝星闌一側,拿了紙筆自己寫起來,李芳蕤見二人專心致志,返身出了門。

這客棧兩層,他們皆住二樓,此刻大堂內燈火通明,兩個夥計正在堂中分一籃紅果,李芳蕤眨了眨眼,快步下了樓,等走到近前,才見籃子裏是茱萸果。

夥計見她來連忙行禮,李芳蕤擺了擺手道:“這是做什麽?”

一夥計道:“重陽已過三日,不過我們這裏有習俗,要將茱萸在家中掛上月余,年輕的公子小姐們,也會將茱萸放入香囊戴在身上月余,以求避禍消災,小人們也正要將此物制成香囊贈與客人——”

李芳蕤微微點頭,又打量起客棧來,很快道:“你們客棧倒是不小。”

答話那夥計笑道:“您有所不知,這客棧是建在從前一家大戶人家的宅邸上的,在這廣丹街上,是獨一處的所在,沒有別家客棧有我們這裏闊達了。”

李芳蕤好奇起來,“好好的大戶人家,怎讓你們建起了客棧?”

夥計不知想到什麽,有些唏噓道:“這便說來話長了……”

謝星闌房中,秦纓花了兩盞茶的功夫寫滿了一頁名目,目光一錯,便見謝星闌也已畫出了那兇相之人的雛形,她不由驚喜,“已經有六分形狀了!明日讓於彬過來看,再多加改動,便可能張榜通緝了!”

她又看向謝星闌,“你父親是文臣,又擅丹青,那你幼時當是被教養著走科舉的路子,而非令你做武官吧?”

謝星闌看她一眼,“確是如此。”

秦纓又去看畫,“你父親當年是替陛下做畫像的,足見他是文臣中的丹青第一流,而你這些年極少動筆,畫技卻未落下,足見你承了你父親的天賦,你可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會為了破案重拾畫筆?”

謝星闌筆尖未停,溫聲道:“自未想到,幸你想出了這般妙計。”

秦纓牽唇,正要答話,門外傳來陣腳步聲,一轉頭,便見李芳蕤風風火火走了進來,李芳蕤興沖沖道:“纓纓,原來這慈山縣出禦醫是真的!”

秦纓挑眉,“你聽到了什麽?”

李芳蕤深吸口氣,“四十多年前,這慈山縣在肅宗一朝出過一位大禦醫,當時帶著整個慈山名聲大作,不過好景不長,還沒到十年,這位大禦醫便出了事,你更想不到,我們住的這客棧,便是建在他們被抄家後的宅邸上。”

秦纓一訝,“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