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公主(第4/8頁)

施羅起身,對著外頭的侍從拍了拍手,便聽得門外一陣嘈雜,不多時,竟是十多個南詔武衛擡著個兩人高的大木箱子走了進來,武衛們人多,卻個個步履沉重,直令人好奇箱子裏的到底是何千鈞之物。

“砰”的一聲重響,木箱穩穩落在地上,周遭私語竊竊,施羅泰然道:“大周山川秀美,地廣物博,此番前來朝貢之時,除了慣常的寶石、奇藥等南詔之物,父王想了許久,都未想到送什麽禮最好,南詔仰仗大周百年,南詔子民向往大周,崇敬大周帝王猶如神祇,思及此,父王忽然覺得,再沒有比我們的神明更好的禮物了——”

貞元帝微訝,“神明?”

施羅頷首,又看向當首的武衛,那武衛走到木箱之前,三兩下便打開了箱門,箱門一開,坐在前殿的眾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

只見丈余高的木箱內,竟當真裝著一尊神像,那神像通身朱紅,三頭六臂,似龍似蛇的浮雕攀附其身,又印著古怪墨色花紋,神像怒目圓睜,發髻高聳,背後又伸著九顆獨角龍頭,龍頭面目猙獰,再加朱紅之色,莫名給人詭異驚悚之感。

貞元帝肅然問道:“這是哪位神明?”

“啟稟陛下,這是我們國中水神阿贊曼,南詔常年多雨,洪澇成災,每年雨季來臨之前,我們便要向水神納貢,南詔部族極多,神明也各不相同,但阿贊曼,卻是所有南詔子民都要供奉的,為了供奉阿贊曼,南詔子民能舍棄性命,因此他是南詔最尊貴的神明,而這尊神像,其身是真金鑄造,已在我們王都神殿中供奉了三十年之久。”

施羅語聲肅然,亦令殿中眾人一驚,大周雖不信水神,卻興佛教與道教,若有被供奉多年的佛像與三清祖師像,那確是極寶貴,絕不敢輕易損毀,再加上這樣一尊高大的神像竟是真金鑄造,只這些金子,便足以令人咂舌。

施羅又道:“父王將這尊神像貢給大周,便是想以此表明忠順,阿贊曼帶著南詔萬千子民的福澤,從此護佑大周皇室,願太後娘娘與陛下、皇後長命百歲,福德延綿。”

太後不忍道:“你們將神像送走,若他真有靈性,難道不會惹其不滿?”

施羅搖頭笑起來,“南詔忠順於大周,護佑大周,便是護佑南詔,阿贊曼不僅是水神,更是懲惡揚善,渡苦渡劫之神,只要誠心祈禱,沒有他不保佑的——”

施羅牽唇,“我父王年過百半,卻從無病痛,便是因他以發奉阿贊曼,如今五十二歲之齡,仍然似剛過而立一般,還有我大哥,他剛生下來巫師便說他活不過十歲,靠著奉養阿贊曼,至今他仍能讀書習字似常人一般,我們的周話,都是大哥所教。”

施羅說的情真意切,阿依月亦在旁不住點頭,“是的是的,我母親當年腿受傷,便是借阿贊曼的護佑才保住了雙腿。”

施羅又道:“阿贊曼還可明辨人之心智與忠誠,當年我父親有十個兄弟,祖父不知如何擇選德才兼備的世子,全靠阿贊曼指引才選了我父親為王,這些年來南詔國力漸盛,足見阿贊曼擇選無錯,我祖父過世之時,原以骨灰供奉阿贊曼,我父親想要三位皇子,他便有了我們兄弟三人,這一切,皆是阿贊曼降下的福澤——”

施羅所言,令堂中議論更甚,定北侯杜巍聽了半晌,冷聲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父王尊貴無比,卻用頭發供奉神祇,你祖父更以骨灰供奉,這等用己身獻祭的邪祟行徑,倒是令人想起了前朝的巫蠱之禍。”

眾人聞聲色變,施羅卻不惱,“侯爺所言在下明白,但供奉阿贊曼,也可同你們供奉佛祖一個道理,只以供品便可,只是……那些號稱靈驗的菩薩天神,又有幾個真的能令人得償所願呢?若誠心不足,再良善的神明,也無法渡劫渡難。”

見杜巍面色不快,施羅又誠懇道:“陛下,南詔與大周非同部族,南詔以此供奉,只為表明誠心,絕非要令諸位也信奉阿贊曼,這尊神像被我們供奉多年,只消將其立於明堂,香燭不斷,便可佑一方安泰,南詔只望周皇室鶴壽延年。”

異族神明,自是叫人半信半疑,但能進獻這樣寶貴的神像,確可證忠順之心,貞元帝眉眼和煦了幾分,“此神像重逾千斤,只從南詔送來大周便十分不易,你們有心了,此寶物朕收下,先供在未央池中,就安置在千華堂內吧。”

施羅聞言頓生感激,眉眼微松,似卸下了心間大石,他重新落座,舉杯相敬,貞元帝遙遙相應,宴上復又一片觥籌交錯。

秦纓對神像並無興致,卻見秦璋看著阿贊曼若有所思,秦纓疑惑道:“怎麽了爹爹?”

秦璋嘆氣,又低聲道:“這等異族神明,多少帶著邪性,也不知會否帶來不吉,這施羅嘴上說的好聽,可還真不如直接送來萬兩黃金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