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學校課程與見聞

隨著十二月中旬的到來, 劍橋鎮的天氣反倒好一些,珍卿第二期的課程也快結束了。

一個天氣陰沉的下午,珍卿上著選修的《美術史》。教《美術史》的費特朗博士, 是個願意想辦法活躍客堂的老師,而他本身也是一位資深油畫家。他講課總是盡力找來各種圖片、照片, 而後用投影燈照給學生們看。費特朗博士今天講到兩河流域的蘇美爾與巴比倫文明遺存, 珍卿因在美術館看過很多相關文物, 聽得輕松而又有趣。

費特朗博士今天布置的作業, 是找出代表兩河流域不同時期藝術的顏色、線條、圖案, 並盡可能找到證據來佐證觀點。

珍卿冒著寒風回到住處,發現院中積雪跟昨天一樣多,米勒太太的清雪行動好像擱置了。

珍卿回到二樓自己的地盤, 翻出在美術館臨摹的素描,一本本地細細翻看並做記錄。五點鐘剛把作業寫完,聽見開門聲把書本功課收拾好, 開房門笑著迎接已進客廳的怡民。

怡民說幫珍卿取了好多信, 珍卿先翻一遍發現多是朋友的信, 家信只有四姐從法國的來信。

陸sì姐說如今不做衣飾生意,而跟一些中國留學生合開了一家豆腐店。四姐在信中興致勃勃地說, 豆腐在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素食美味, 但在歐美還是很新異的食物,四姐說他們也不是從頭做起, 先頭兩代的中國留學生, 也有在法國開過豆腐坊, 並將豆腐定義為素食美味, 已上了某些法國素食主義者的食譜。

四姐他們的困境是沒法擴大銷路, 豆腐坊的盈利十分微薄。因此四姐寫信給國內外的家人, 叫大家收集一些豆腐菜譜,看能否由他們的新菜色,引起巴黎飲食界的新潮流。四姐並未指望珍卿寄菜譜,不過跟她白抱怨一下。

珍卿還是替她琢磨了一番。中西飲食文化差別還挺大的,想在異國的飲食界引起新潮流,好像應該從上層下功夫。

跟珍卿系出同門的楚應星師兄,現在那邊做著中國駐歐總公使,這是她能想到的排面最大的人。早年楚應星師兄去國前往歐洲,娟娟姐還想叫珍卿在海寧見見他,不過種種緣故師兄妹終是錯過了。

然而有件事又將他們聯系起來,之前李師父出版《譯校注》,基本是珍卿和杜教授全盤操持。沒想到遠在海外的楚師兄特意打電報來要,珍卿就輾轉托人給他寄了一部。他們師兄妹由此算是聯系上。楚師兄好像常在法國往來,他接觸的外國人自然都是上層。

想到這裏珍卿馬上有點汗顏,四姐賣豆腐說不定是心血來潮,好不好就勞動公使先生的大駕?

不過四姐顯然已經脫胎換骨,不然遇到這麽多挫折早就灰心了。珍卿原先算是她的小妹妹,現在也正經是她小嫂子。珍卿思來想去也想助她一臂之力,幹脆先寫信探娟娟姐的口風,看楚應星師兄有沒有興趣弘揚中國的美食文化。

沒過三天,娟娟姐直接給珍卿回電報,說她早年也想做些公益的事情,可惱孩子一個個地蹦出來,終被宥於家庭一事無成。若能把中國美食播散到浪漫的巴黎,娟娟姐覺得又有益又好玩,並且說也要給四姐寄菜譜,還約珍卿一起給楚師兄那裏寫越洋信,不過不是寫給公使先生楚應星,而是寫給公使太太奚清蘭女士,據說奚清蘭女士也是愛說愛玩的。

於是,她們姊妹就這樣連點成線,將從前特別不著調的陸sì姐,介紹給了中國駐歐總公使的夫人。能否做出成績就看四姐的造化了。

有一日上午最後一節沒有課,珍卿去哈大聽古生物學的講座。

哈大總有不同學科的公開講座,主講人都是各學院的名教授,還有教會派遣的神父講經課。兩校有空的學生都可以過來聽,既增廣見聞又開發興趣。

古生物講座的施密特教授,悉心準備了很多圖片投影給大家看。他講兩億年前的恐龍時代情形,跟珍卿後世的知識庫不完全吻合,不過也可以理解,古生物考古現階段還有很多東西待發現嘛。

施密特教授講的一個現象很有趣,他說地球寒暖氣候的變化,可能與動植物的鬥爭進化相關。動物吸入氧氣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進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氣。當動物占據生存進化的優勢時,地球就處於升溫的進程;當植物占據生存進化的優勢,地球就處於降溫的進程。

這裏面似乎蘊含著某種哲學,就像林黛玉評價尤二姐之死,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無論自然界的生存鬥爭,還是社會的人文鬥爭,大家都是默默地積蓄力量,就算不能把對手整得灰飛煙滅,擁有顛倒乾坤的機會也是好的。

聽完演講順著人流往外面走,路過他們大飯堂的時候,見有一小撮人在大飯堂外面爭執。是兩個白人和兩個黑人的沖突,白人學生顯然故意挑釁,問黑人學生今天上課如此辛苦,是否吃些炸雞好好犒勞自己。這一下就紮了黑人學生的肺管子,兩個黑人學生一個氣得冒煙,另一個似乎是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