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家

人只剩一把骨頭

有那等不願意出力的人家,整個過程一聲不吭。

王寶興直接說一句:“我不勉強你們,你不出力,要是你家遭賊,大夥不去管他就是。”

那兩戶人家連忙說不是。

木槿她們家出的人是王崇武,王崇武是第一波上工的,回來以後興致勃勃地跟木槿講今天的見聞。

村裏二十來戶人家,每家出一個人,他們白天兩個人繞著村裏巡邏,晚上再換一波,就這麽輪著來。

村長甚至把王家祠堂裏的銅鑼拿出來給他們,說萬一有事趕緊敲銅鑼。

“我還摸了一把,銅鑼可重了。”王崇武新奇地說。

金屬在古代價格高昂,祠堂裏的銅鑼造型精致,比外面常見的銅鑼要珍貴許多。

木槿特地出門看了看村口的路障。

村長讓他們把唯一一條進村的路給挖斷,下面是個將近兩米深的大坑,聽村裏獵戶的建議,在坑底下放了尖銳的竹簽,

掉下去得去個半條命。

除了挖坑還在更靠裏的地方設了木柵欄,只有推開木柵欄才能進的來。

此時必須得感謝一下他們村的地形,王家村三面環山,外人進村只有村頭那一條路可走,剩下的要麽是樹林要麽是溝渠,通行十分不易。

王家渠已經徹底幹涸,村裏唯一的水井因為挖得深,供村民飲用不是問題,但無法給地裏澆水。

因為幹旱,田裏漸漸出現一道又一道的裂紋。

往年這時候正是栽種的季節,今年人們不約而同停止播種——沒有灌溉的水源,老天又長久不下雨,現在播種只會浪費種子。

“老天沒有下雨的跡象,連王家渠都幹了,咱們村有糧,可是存糧又能吃多久呢?老天爺啊,可憐可憐咱們莊稼人吧……”王寶山滿臉憂慮地感嘆。

向上天祈雨的事幾乎每家每戶都在發生,可是依舊沒有任何下雨的征兆。

村裏人幾乎每頓飯只敢吃五成飽,手裏有糧食不假,可是今年的糧食收的本來就少,又遲遲不下雨,下一季的莊稼還不知道能不能種呢。

若種不了,就意味著沒有收成。

為了多省些糧食,好多人家紛紛去林子裏挖野菜。

但現在地面幹的半點水都沒有,大多數野菜早就枯了,連樹葉都枯萎掉。

糧食實在少的人家就把嫩些的野草樹皮剁碎,跟粗糧混著和面,吃掉多少可以裹腹。

中間,王崇文跟王崇武往李家村去了一趟。

外面亂極了,他們怕被搶,壓根不敢套牛車,不然估計連牛都被搶了。

王崇文在前面拉,王崇武在後面推,上面放了六百斤糧食,二百斤是給有糧家的,二百斤給榔頭家,還有二百斤給王李氏的兄弟也就是他們舅父家送過去。

根據木槿的觀察,古代富戶雇傭長工有兩種結算方式,有的直接給錢,這種一般按天算,出工多少天就給多少銀子;另外一種就是給糧,比如王寶山雇傭的兩個長工,地裏糧食一年兩熟,每次收完糧食給他們一人二百斤糧。

王家六十畝地,要是正常的年份,一畝地得有二三百斤收成。

今年大旱,雖說有王家渠能澆水,但每畝收成只有一百斤不到,他家六十畝地,統共收了五千斤糧食。

刨去給長工的四百斤,剩下的糧食至少能保證家裏六個大人吃一年多,節省著的話,兩年也可以。

王崇文王崇武兩人往李家村時還特地帶上鐵鍬,就是怕有人劫道。

李家莊不像王家村有河水灌溉,幾乎家家顆粒無收,好多人剛轉過年就往外地逃荒去了,有糧榔頭純粹因為王寶山厚道願意出往年一樣的價繼續雇他們,他們餓不死才沒有離開。

崇文崇武剛到李家莊時簡直要嚇一跳,見到的人大都瘦的只剩下骨頭,三三兩兩坐在村頭,眼神木然。

能吃的野菜已經被挖光了,好多人餓到不行居然去挖觀音土吃。

所謂的觀音土比平常的土壤要細,吃進肚子裏跟窩窩頭差不多,能夠暫時緩解饑餓。但是吃多了,積在肚子裏拉不出來就會把人活活撐死。

吃了觀音土的人全身骨瘦如柴,卻挺著一個碩大的肚子,很容易辨認。

崇文崇武在李家莊就看到過好幾個吃觀音土吃成這樣的人。

有糧跟榔頭家的房子挨著,待看到崇文跟崇武,眼淚都快下來了。

他們沒想到王家這時候居然還能過來給他們送糧食。

王家秋收的時候,他們照舊去王家村給幹活,等最後一塊地收完,王寶山給他兩人一人一袋糧食讓他們家去。

那袋糧食差不多一百斤,雖然前些年給王家做工口頭約定給二百斤,但現在災年家家都不好過,給個一百斤都要算厚道。

李家莊好幾個跟他們一樣地少靠給人家做長工養活家人的,好多都在災荒年間被辭退,連生計都沒法保障,只能吃觀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