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封山(第3/4頁)

他有水有糧食,到哪裏都能活。

還有人感覺到累,悶頭把被子蓋上。

如今肯定沒辦法上路,他趕緊睡覺歇息,把身子養好才對。

王寶興帶著欣賞看向木槿。

當時看見外面沒到小腿肚的大雪,他整個人被焦慮和無奈裹挾,心裏總想著往後該咋辦、老天不給自己活路,他的情緒也傳給族人們。

山洞裏人聲鼎沸沒了主心骨,假如木槿沒有及時站出來,估摸著一部分早就被漫長艱辛的逃荒旅途折磨到苦不堪言的族人會立馬絕望。

泄氣容易鼓氣難,如果真到如此地步,車隊要想跟從前般擰成一股繩走下去恐怕會極難。

而木槿卻已經走到山洞門口,她拿手中的木棍戳戳地上的積雪,現在得有快二十厘米了,說句鵝毛大雪並不過分。

真的很難想象一夜之間會變天。

這個世界的所有災難似乎都與過分惡劣的天氣有關。

之前的幹旱持續兩年多,至於如今的大雪會持續多久,木槿心裏並沒有底。

但她明白,往後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眼看大雪暫時不會停下,木槿有了另外的顧慮,如果外面的積雪太深太厚把山洞的洞口遮擋住,那麽裏面的人便很難出去,必須時常鏟雪保證山洞的出口始終暢通才行。

木槿把話與王寶興說了,王寶興幾乎沒有考慮就把車隊裏的青壯年叫起來給他們布置鏟雪的任務。

另外,他們短則三五日,長則個把月沒辦法再次出發,如果雪越下越大,大夥取暖也是個問題,必須提前儲存好柴火才行。

昨夜好些人把自己縮在被子裏還感覺冷,奈何又不想從被窩裏爬起來,所以只好縮成一團。

如果下大雪的話,此後幾天還會更冷,大夥就算縮在被子裏也難以抵抗寒冷。

所以最好先把柴火給找齊。

隊伍裏統共二十五戶人家,王寶興讓每家出個人手,五個人鏟雪,余下二十人去找柴火,先打個五六日的。

兩邊活計都不輕松,不過沒有人質疑王寶興,大夥知道他是為了自己好。

崇文出去和人打柴了

按理說鏟雪的活計更好,因為就在山洞邊上幹活,雖說同樣需要花費大力氣,不過離大夥更近,真遇見危險還能及時躲回來;而打柴的話,需要往樹多的地方走上幾百米,若山裏真有野獸,到時候可夠喝一壺的。

王寶興怕有人說他袒護自己的兒子和侄子,所以把崇文還有崇遠皆打發去砍柴了,如此一來,就連事兒最多的王寶順也沒話說。

王李氏看見崇文穿好棉褲棉鞋,她又把王寶山的狼皮帽子找出來給兒子戴上。

十分珍惜這頂帽子的王寶山罕見地沒有說話。

穿著棉褲棉襖呆在山洞裏都很冷,好些人要縮著身子才成,若出去山洞,只管更冷。

而且積雪這樣厚,棉褲和棉鞋很容易就會濕掉,長子出去定要吃些苦頭回來。

以前沒出來逃荒時,遇見下大雪的天,漢子們把院裏的積雪掃幹凈就去屋裏窩著,沒人會冒著得風寒的危險出去。

現在族長讓出去找柴火,他家總不能不出人。

崇文離開半個時辰,家裏就開始煮熱水,等崇文回來先喝口熱的暖和身子,如此一來,總比凍著強。

王李氏還說要有姜就好了。

煮姜湯可以驅寒,然而自打遭災之後他們就再沒有出去買過,所以家裏早在半年前就沒有姜了。

家家戶戶都溫上熱水,焦急地等待家裏的壯勞力歸來。

這時候,出去掃雪的人也回來了。

他們把山洞周邊數十米遠都給清理出來,從而避免山洞洞口被封掉。

另外,為了到時候有空地放柴火,他們還在離山洞十來米遠的地方鏟出一塊幹凈地來。

至於說為何不放在山洞旁邊,那是怕著火。

大夥都在裏頭,雖說每家之間留出些距離可供燒火做飯,但終究挨得太近,本就容易著火,如果把柴火放在山洞洞口,很容易發生不測。

又過去兩個時辰,崇文他們才緩緩回來。

見到他們的身影,王寶興才終於放下心來。

一行人離開時間委實太久,久到所有人都擔心不已。

崇文整個人已經被凍蒙了。

他的棉鞋濕透,棉褲下半截也濕著。

他鉆到帳子裏換上條夾棉褲子,把棉褲棉鞋遞給周氏,周氏立刻拿到旁邊的火堆上去烤。

崇文灌了兩碗熱水才勉強緩過來。

原來他們發覺因為山洞背風,所以積雪和其他地方相比不算深,外面已經沒過小腿了,二十來個人商量過後,認為一時半會出不去,決定多打些柴火回來,免得幾次三番出去挨凍。

這也導致了他們遲遲沒有歸來。

末了,崇文還說:“我瞅著前頭路上的情形,十天半個月咱們甭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