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逢

竟會再次遇故人

出城門時, 木槿不禁感嘆江梁城就是個吞金窟。

江梁城坐北朝南,若想不用繞道從官路走到南方,必須經過江梁城, 否則等著東跑西跑把自己繞迷糊吧。

出城時,守門官兵見車隊裏家家滿載糧食, 十分眼饞。

像百戶或捕頭衙役尚好, 他們不用種地, 好歹有官府發的大量餉銀, 普通的兵丁即使有餉銀, 也沒辦法養活全家,照樣需要家人耕田種地從而維持溫飽。

外頭的土地早已沒辦法耕種,家裏不至於揭不開鍋, 可糧食卻逐日減少,怎能不令人心慌。

見到對面運糧食的車輛排成恁長的一串,好些人居然動起歪腦筋來。

有在上峰跟前得臉的兵丁跑到百戶身旁攛掇要些好處。

“咱們不貪他銀子, 弄些糧食下來給兄弟們過過饞癮總成吧。”

百戶聽見, 狠狠拍打他的後背:“你小子凈想鬼點子, 這世道誰不曉得糧食比銀子更珍貴,不過嘛……”

他覺得下屬的法子可行。

能通過重重阻礙帶糧食走到此處, 肯定有點手段, 不提旁的,單說守北門的那群人, 最為貪婪, 若沒有點後台手段, 恐怕能把你的血給吸幹凈。

所以意思意思給自己謀點好處就成, 別過分, 知州不是常說過猶不及嘛。

王寶興將之前那人給的的文書遞給他。

“李百戶特地囑咐我來找您, 這點銀子不成敬意,官爺您拿去買酒吃。”

江梁城內群龍無首,各方勢力亂鬥,連幾個百戶之間也各自有派系,守南門的人與後頭負責安置災民的李百戶是拜把子兄弟,所以倒肯給他幾分薄面。

當然,給兄弟面子歸給面子,到真金白銀上來,親兄弟都得明算賬,更甭提所謂的拜把子兄弟了。

王寶興知道車隊裏糧食多招人眼,所以拿出錠十兩的銀子給他,只盼能夠順順當當過去。

若沒有底下兵丁起哄,他說不準真的看在兄弟的情面上讓人過去,然而如今胃口早被吊起來,哪能夠讓到手的鴨子飛掉。

他與王寶興說了許多有的沒的,中心思想自然是要糧食。

王寶興當然不願意給他。

亂世裏銀子可以慢慢積累,糧食卻直接決定你能不能活下去。

他看出來,江梁城官兵的胃口不小,若真的松口,可不是幾十上百斤糧食的事,到時候得被人扒下層皮來。

木槿跟王寶興想法差不多。

與現代的職場類似,從項目上拿到獎金,肯定不能讓領導給獨吞,就算領導拿大頭,下頭的組員也得分上些,不然人家白出力氣了。

而在南門守城的官兵有上百人,每個人怎麽也要十斤往上吧,少了人家可能會惱羞成怒埋怨你打發叫花子。

所以不能開這個口,開了之後就要少幾千斤糧食,這可不是小數目。

王寶興悄悄湊到守城人耳朵旁邊:“官爺,想必您也清楚守北門那位的性子,我們能從他手底下全身而退總不能因為人家心軟。”

他當時和李百戶套了挺多消息,明白幾個百戶之間明爭暗鬥的關系,加上他又不打算再回江梁城,自然不怕得罪人。

王寶興說的話,就差告訴人家自己有後台。

他將自己的童生文書拿出來,說了與上回同樣的話:“我是延慶三十八年的童生,帶糧食去投奔在栗陽府做通判的同鄉,車隊裏頭就有他家裏人托我給他帶的糧食衣物,也請官爺給我們幾分薄面,到時候我和同鄉都記著您的恩情。”

王寶興的謊話越說越溜。

至於那位做通判的同鄉,被他知曉自己編織的謊言也沒關系。

此時人們極其重視同鄉之誼,做官的有鄉黨,做商人的也有商會,人們在外頭普遍會照應自己人。

王寶興的做法被人家知道,對方頂多斥責他或者不與他來往,卻不會豁開面子治罪。

通判屬於正六品官階,在京官眼裏不算什麽,在低階官吏看來卻屬於得罪不起的大官。

那人聽聞之後瞳孔一縮。

他沒有做同知的遠房親戚,累死累活二十年才做到百戶的位子上,最明白不能得罪人。

王寶興沒有證據證明自己和栗陽府通判的關系,但他手裏的童生文書總沒辦法作假,那人再不敢怠慢,連說對不住。

既然人家已經遞過台階,王寶興見好就收:“我知道官爺們的辛苦,世道這般亂,平白給你們添了許多麻煩。”

說著,他又往對方袖子裏塞上塊銀錠子。

前前後後用掉兩刻鐘,木槿等人才得以出城。

等走出兩裏地,族人們紛紛開始抱怨。

“狗娘養的,也不怕撐死他!”

那群人的胃口屬實太大,若非族長隨機應變,恐怕大家又要出回血。

木槿回望城樓。

因為距離越發遠了,城樓不斷縮小,直至縮成個小黑點再也看不見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