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繡花

了解到其中內情

陳寡婦手藝精巧, 在縫好的毯子中間繡了個長寬各一尺多的小人,活靈活現比畫出來的還好看。

木槿周邊的婦人,譬如王李氏、有糧媳婦等人, 同樣有繡花的手藝,但只會簡單些的花樣, 在袖口、衣裳上繡個小花樣罷了, 很少有會繡大物件的人。

陳寡婦動作很熟稔, 用一下午的功夫將小人給繡了出來。

木槿撫摸著地毯上的小人, 驚喜道:“它可真好看, 放在衣裳上面都可以,繡在地毯上我都不敢下腳踩了。”

她沒有奉承陳寡婦,面前的花樣真的很精致。

而且為了美觀, 在木槿用細密的針腳將麻布連接成片之後,陳寡婦又幫忙用針線略微繡了些花邊,眼前幾米長的麻布儼然是個復古風的手工地毯。

陳寡婦卻不以為意:“繡出來就是給人用的, 何況又不是多麽精巧的玩意, 不過給孩子逗個趣罷了。”

她喪夫以後, 在織女鎮受過不少白眼,有些心眼壞的還會故意欺侮孤兒寡母, 知道木槿同樣喪夫帶著兩個剛滿兩歲的小兒之後, 陳寡婦不免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所以對她格外友善。

木槿真舍不得將它鋪到地上:“已經足夠精致啦。”

陳寡婦同她說自己從前接的活計。

除卻紡織, 她過日子最大的進項便是繡花, 她沒去過幾十裏外的明州城, 經常從喬掌櫃處接繡花的單子。

喬掌櫃的主顧多為明州城裏的大戶人家與布莊, 大戶人家定繡花樣子時, 要麽用在衣裳上面, 要麽用來做屏風、床帳等,而布莊則會將繡花樣子銷往其他地界。

木槿好奇:“一副繡花樣子五百文的話,除卻布料與針線消耗,好像拿不到多少……”

陳寡婦說過,一副花樣子少則三四尺,多則十來尺,三四尺的花樣子會給她五百文,十來尺的由於耗費功夫更長,價格會高些。

因此,繡花需要用大量的針線,光原料就要上百文。

木槿猜測她最後到手可能只有四百文左右。

單看很多,然而在外面接的繡活,要求十分高,半點岔子都不許出,繡三四尺的繡活需要花費個把月功夫,這份銀錢著實不好掙。

“主家哪裏會讓我們出針線,大戶人家講究,他們會將緞子和針線拿過來,我只管幹活而已。”

她又說起前年年底接的大活:“城裏張員外家讓我繡了八米寬的屏風,足足花費小半年才幹完,若沒有從張員外處賺來的銀兩,我們娘倆恐怕都沒有銀錢買米面嘍。”

她手藝出了名的精湛,張員外的家眷點名要陳寡婦繡,喬掌櫃給了她五兩銀子,接銀子的時候,陳寡婦手都在抖。

她做繡活好些年,極少有機會碰見給銀錢那麽多的活計,一連數日沉浸在得到銀子的喜悅中。

織女鎮的土地並不肥沃,所以才會種茶樹、桑樹去外頭換銀錢和糧食,陳寡婦家裏的田地被孩子的叔伯攥到手中,她和兒子單靠她做繡活過日子。

旁人家兩口子你種樹我紡織,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好年成能吃九成飽,她家中卻只她一個人,兒子經常要跟隨她餓肚子。

母子倆日子過得緊巴,剛從喬掌櫃手中接過張員外家付的酬金,陳寡婦便用它買了糧食。

再往後,災年到來了,她和兒子省吃儉用,即使每日需要餓肚子,卻至少可以活命。

在陳寡婦看來,那五兩銀子救了她和麒麟的命,說到此處眼睛都亮了起來。

陳寡婦對木槿抱著同病相憐的心情,所以並不吝嗇將自己知道的教給她。

通過聊天,木槿愈發清楚織女鎮上過日子的模式。

他們以種植茶樹、桑樹為主,有合適的土地時,也會種些水稻之類,不過水稻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人們用賣茶葉、布料、繡品得來的銀子買糧食、買鹽,七七八八下來很難能攢住銀兩。

聽木槿說剛過來時覺得他們富裕,陳寡婦直接笑出聲:“孩子爹活著時,他去明州城裏替我賣繡活,聽說茶葉繡活都極貴,不過外頭賣的茶葉是炒好了的,與我們現摘出來的可不一樣。”

進入織女鎮時,木槿看見連片的茶樹與桑樹,第一反應是織女鎮有錢,她在今後或許可以嘗試種茶樹賣茶葉發財。

然而,事實與想象存在的差異著實太大。

織女鎮產的茶葉多被喬掌櫃用低價收購去,賣給外頭收茶葉的大商人,大商人招收夥計在作坊裏按照獨門秘方炒制茶葉,再將價錢翻個幾倍賣出。

此時運輸不便,等客人買到茶葉,恐怕要在織女鎮賣出的價格基礎上翻幾十上百倍。

作為普通的農人,他們在中間得到的利潤著實不多。

至於繡品,亦是同樣的道理。

去過明州城的人,在織女鎮屬於極有見識的,可他們照樣沒有門路將手中的茶葉、布料、繡品賣出去,唯有倚仗喬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