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二甲傳臚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

驚訝過後, 陳延定下心來,開始答卷。

想要確認這篇策論的主題也很簡單,淮浙雪災, 有人讓陛下呈罪己詔於泰山,雪災已是一二月之前的事情了, 大家有聽說陛下往泰山呈詔的事兒嗎?

顯然是沒有的, 所以, 他必定不想上詔。

於是, 陳延入題的第一個角度便是, 雪災因何而生。

古語雲,天災人禍,雪災並不由某個人而產生, 所以罪己詔不是治理雪災的根本,要從頭看事件,本來只是大雪, 為何成了如此大的災害?

陳延那個時候就在淮浙, 房屋倒塌、以至於百姓流離失所;土地寒霜, 一時之間不能種下作物,糧食價格飆升, 致使大部分的百姓無錢買糧, 朝廷雖有救濟,但層層盤剝, 到淮浙所剩已不足一辦之數(當然這個不能寫), 只能寫因為運輸折損了部分糧食(懂得都懂)。

當然, 還有淮浙省那邊溝渠治理做的也不好, 雪化之後水沒地方去, 積在田地裏, 又影響了春耕……使得受災百姓進一步擴大。

那麽,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麽?

朝廷為何沒有足量的濟民堂,官府沒有及時入場調控糧價,淮浙府沒有囤積足夠的糧食應對哄搶,以及沒有專門的農事官來處理這些事,指導災民們在災後如何重新種地……

從大方向概述了此事之後,陳延決定從小處挑講,畢竟策論篇幅有限,什麽都講是講不精的,他思忖了片刻,想起了許多人對自己說過的話,當今宇帝,是一位看‘實績’、愛做‘實事’之人的皇帝。

筆尖略頓,其實這樣往後說,延展的略開,從大題到小點,但最終,他還是落筆了。

落筆的重點,就圍繞著後世的一句話:術業有專攻。

各種府城、縣城衙門,是否可以多設置一些崗位,如,專門應對災害、農事、房屋建造的崗位,將府城的官員職能畫細一些。

很多該做的事情為什麽知府、知州不做呢?因為這件事‘誰都可以做’,那就意味著,誰都可以不做。東窗事發,找個人當羊頂上去就好了。反正,讓人心甘情願開口抗下所有事的辦法並不少。

嘶,思緒又歪了,這是浮華之下不能描寫的部分。

陳延想著,嘴角輕扯,他沉了沉心思,再次進入了正題,從上到下,把設置更多的‘司職小吏’,明確更多官職的‘作用’,從而達到‘各司其職’的目的說了個便。

正當他興致到最高點之時,旁近忽然有聲響傳來,嗯?

此時有聲響,陳延猜到估計是皇帝下來了,果不其然,擡頭,那個黃色的影子已經不在上座了。

沒錯,成宇帝已經下來看兜圈子了,他十幾歲禦極,不過那時年紀輕,父皇留下的顧命大臣一大堆,還有太後在上面坐著,很長一段時間,成宇帝都感覺自己像是別人手上的傀儡,過往歷史中的‘面團皇帝’,誰想捏就能捏一下。

所有人都打著為他好,為江山好的名號做事兒。過去的十年,他無力反抗,便只能在那小小的範圍之中行駛自己的無上權力,如今——

太後老邁,於慈寧宮中關起門來過日子,老臣們也逐漸退隱江山,除了老蔣。

總之,在他執掌大權,成為朝堂上真正的君主後,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今這一屆殿試,便是他‘期盼’中的頭一期。

所以,他出了一道不同於過去任何一次殿試的考題,年輕人們,你們答得怎麽樣呢?

他看卷子看得很快,廢話,開篇歌功頌德的直接端走不要,這人還很隨意,不滿意也不會悄悄走開,而是在一旁發出一點小小的聲音。

當然,一開始只是小小的聲音,後來麽,這聲音就很明顯了。

因為成宇帝的眉頭皺了,他不是按照排名順序走的嗎?是啊!這桌子就這麽排的,這是什麽?除了第二名和第六名寫的還是東西,其他的人是什麽?

他立刻擡頭看向姜侍郎,一臉質疑,朕的姜侍郎,你怎的這麽不行啊……讓老蔣把繡花枕頭安在這麽前面!

要他說,院試、鄉試,已經夠考驗舉子的文采了,會試殿試是為了選官,要選出能當官的人!他邊走邊嘆氣,選官之路,科舉改制之途,任重而——

嗯?

成宇帝忽然停了下來,他定睛看了一眼這人的策論,再看了一眼他的名次,年齡。

第十一名,二十歲。年方二十,如此老道?對於世情竟如此體察入微?他看著看著,竟有些不自覺在腦海裏推行此策。

……

陳延感覺到了有人在注視自己。

當然,這並非因為他背上或者手臂上長了一只眼睛,而是因為有人在輕輕踢他的腿。

一開始,陳延以為是聖上不小心碰到了自己,但很快,連續的,有節奏的踢腿時刻出現了……他終於直觀的感受到了為什麽葉問也說過‘聖上不拘小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