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黎蕎劇情少,江知縣的抱負,修路 還是紅薯(第2/6頁)

做生意,要看長遠嘛。

王掌櫃這邊的幹粉條賣四十二文一斤的價格,縣城紅薯作坊的粉條,也是這個價格。

縣城的紅薯作坊,是江知縣親自盯著的。

他把粉條當做他升官的跳板,他力求把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好給聖上呈上一份滿分答卷。

再加上他今年打算把粉條當做貢品進獻給聖上,所以,他采用了黎蕎那一套衛生標準。

首先是澱粉,必須得幹幹凈凈,不允許有黑點、雜物等。

其次,工人們做粉條時,手必須洗幹凈了,指甲要剪的勤,指甲縫裏也不允許有汙垢,腦袋必須用棉布包裹起來,免得有頭發掉落。

嘴巴也得戴上口罩,免得說話時有口水噴出。

而且這些工人還得定期洗澡。

誰要是不願意遵守這些規定,那就麻溜滾蛋。

他還會定期抽檢做好的粉條,不合格的,扣工錢。

在江知縣這種高壓之下,每個工人都嚴格遵守規定,免得被江知縣踢回老家。

這份難得的工作可是老天爺眷顧才輪到他們的,若是不珍惜,那滾回家之後必然受到全家人的譴責。

縣城這個紅薯作坊,江知縣從全縣一百七十個村子中抽出了一萬五千個青壯年。

說是作坊,其實是五個大莊子。

每個莊子裏有三千人。

這一萬五千人只專心做粉條,累死累活一日大約能做三十萬斤,再加上三柳村和朱家村每日的兩萬三千斤粉條,那麽需要花費三百天,才能把今年的紅薯澱粉給消耗完。

這個數字,江知縣並不滿意。

三百天這怎麽行。

這等於是一年了。

而在這一年當中,農人還得種莊稼呢。

每年的糧錢賦稅是吏部考核官員最重要的項目,若是這項完不成,那他別說是升官了,能不降級就是萬幸了。

但是,江知縣現在沒其他法子了。

以他目前的能力來說,管理五個大莊子,人數高達一萬五千人,這實在是超出他能力了。

一萬五千人,府城那邊的駐軍才這個人數呢。

他又不是將軍,沒領過兵打過仗,現在一上來就讓他管理這麽多人,哪怕之前做足了準備,他也有些手忙腳亂。

但是,困難代表著機遇。

若一直風平浪靜,那怎麽彰顯出他的才能凸顯出他的聰明呢?

現在縣城紅薯作坊的日產量是三十萬斤,扣除掉各種成本之後,每斤的利潤跟三柳村那邊的差不多,再扣除掉黎蕎的半成分成,那麽一斤可得二十文錢。

三十萬斤的盈利便是六百萬錢,也就是六千兩。

紅薯作坊一日的純利潤是六千兩!

若是平均分給一萬五千個工人,那麽每人可得四百文。

一人一日四百文,不是一個月四百文!

一日四百文,那麽一個月就是十二兩銀子!

當然,因為他聘請了一些舉人、秀才幫他管理作坊,而且給這些工人做飯、燒水等也需要不少人手,所以,哪怕這些工人自帶糧食,那也有不少成本。

扣除掉這些成本,那麽每個工人每日能得的工錢差不多有三百文。

但三百文也不少了,一個月就是九兩銀子!

農人一個月掙九兩銀子,不是一位農人,而是全縣每個村子都有不少這樣的農人!

別說是從前了,就是開天辟地以來也沒這樣的好事啊!

如果這不算富民,那什麽叫富民?

這不算富民,那還有什麽能稱作是富民!

所以,哪怕現在每日都精疲力竭,但江知縣雄心不改,聖上一貫的主張便是民富才能國安,這是他的機遇。

是他一輩子都很難碰到第二次的機遇。

若是這次他沒有抓住,那余生他每日都得抽他自己耳刮子,就算是死了也不能瞑目。

他今年一定要給聖上交出一份滿分答卷!

而且,除了想給聖上交滿分答卷外,他也有他自己的抱負。

他做官並不只是為了讓他家重回往日的榮耀,他也想施展他自己的抱負。

讀了這麽些年書,其實他的理念和聖上差不多,他對魚肉百姓作威作福沒什麽興趣,他想做的,是救民富民。

把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城變成在大盛享有盛名的富裕縣,光是想一想他就爽死。

他想要那份成就感和滿足感!

所以,現在不管有多大的壓力,他都得扛住了,不然絕對會悔恨終生!

江知縣在自我勉勵自我打氣之下,很快就穩住了,他又制定了新的計劃:

擴大生產。

還得再建紅薯作坊。

於是,在縣城紅薯作坊運行半個月後,他又召集全縣的村長,準備從全縣再抽出六千人。

這些年因為沒有戰亂,兩任皇帝都英明神武,所以大盛的人口增加了許多。

再抽調六千人不是難事。

他要在開春前把今年的紅薯澱粉消耗完,不能影響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