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高志遠冊子新內容 上輩子,盛鴻窮了(第2/3頁)

“至於孟月,貧時坦蕩不媚上,為官之後依舊堅守本心,還重情重義,癡情專一,也有主見,這個年紀不成婚依舊能擋住家人的念叨。”

“孟月這種書生也少有。”

陶竹:“……那咱們怎麽辦?”

“這種事雖不能強求,但我托人給她們留意一下。”

實在不行,那就如同黎春桃那般,尋兩個潛力不錯的秀才郎。

只要他官職夠大,那不怕將來秀才郎翻臉。

除了秀才郎,還有新科進士。

一些書生會專注讀書,等考取功名之後再成家,辛知便是如此。

所以,他或許可以從舉人裏面撿漏。

黎蕎心中有了主意,等下午時辛知送黎瑜安回府,他和辛知提起了此事。

辛知之前是在國子監讀書,而且辛知一直待在翰林院,認識的未婚舉人、秀才比他要多很多。

辛知拍著心口,爽快的應下此事。

順帶還給他說了一下辛家老家那邊的水井、溝渠情況。

辛知是個行動派,上次小瑜安說黎菽曾經因為挑水灌溉而磨破肩膀,他當日回家之後,立馬就給他爺爺和父親說起了要在自家田地裏多挖井、多修溝渠的事兒。

當年大皇子摔斷腿時,盛鈞詢問在場幾人,想知道現場的真實情況,武安侯怕得罪彭皇後,沒有說出真相。

盛鈞因此厭了辛家。

這一念之差,讓武安侯多年來頗受煎熬。

早日後果這般嚴重,他當年肯定實話實說。

但他不可能再改口,於是他只能把精力放在子孫身上,辛家難得出了個聰明伶俐的辛知,而且辛知考舉人時距離大皇子之事也足夠久遠,因此,辛知成了整個辛家的希望。

只是,辛家把辛知保護的太好,以至於辛知在會試時竟寫出了給全部官員降俸的“妙招”,這可把武安侯氣的眼前發黑,差點兒暈倒。

好在聖上沒計較。

而且這事兒也沒走露風聲百官不知道,但武安侯對辛知這個小孫子死了大半的心。

自家小孫子沒有什麽心機,天真爛漫,這種性子在官場上走不遠,辛家想靠著辛知重回大盛的權力中心,那還不如指望辛知娶回來一個好娘子或者是好夫郎。

現在,辛知終於有了喜歡的小哥兒,關鍵這小哥兒還是黎蕎的親外甥。

辛知人欣喜的同時,自是對黎蕎、黎瑜安這邊很是關注,現在黎蕎問起了水井、溝渠之事,小瑜安自己也有那麽痛苦悲慘的經歷,那辛家肯定要以最快速度辦妥此事。

如今辛家在老家的幾十萬畝耕地,正在熱火朝天的打井挖河,而且,整個淮東府一半的木匠都進了辛家專門做龍骨水車。

如今辛家的龍骨水車已經有兩千個了!

辛家的行動,黎蕎很滿意。

如同黎糧在去年冬天時常念叨的,整個冬天不下雪,那今年春肯定缺雨水。

一些勤快的農人,在大年初五就下地澆灌莊稼。

最近盛京外的農人除了澆灌莊稼,就是響應朝廷的號召,前去挖溝渠。

農人最清楚莊稼缺不缺水,如今只需要他們挖了溝渠,那七皇子就給他們配備龍骨水車,這種大好事,不幹是傻子。

盛京這邊在為抗旱而努力,辛知老家所在的淮東府以及幾個皇子碼頭所在地亦是如此。

甚好。

從去年未入冬時下的那一場雪算起,一整個冬天,盛京這邊是一滴雨一片雪都未下,今年八成要有旱災,現在眾人挖的這些溝渠、水車,肯定能讓農人的損失降低。

過了兩日,黎蕎收到了江知縣的書信。

郎方府距離盛京實在是太近,黎不矜快馬加鞭,一日之內就趕到了郎方府的府城。

因此,江知縣的信來的很快。

在信中,江知縣再三表示很是歡迎他在郎方府選耕地,並仔細介紹了郎方府六縣如今的耕地情況,還說已經開始規劃在全府挖溝渠修河之事,若黎蕎將耕地選在了郎方府,那今後灌溉定是便利。

江知縣為官和明知府一樣,雖是知府,但對府下面各個縣的情況都很了解。

去年水泥路鋪到了郎方府,現在郎方府通向盛京的官道以及幾個縣城之間的官道都是水泥路,交通很是便利。

等將來黎蕎的糧食豐收,那很容易就能運到盛京。

談完了正事,江知縣在信的末尾提到,他小孫子江懋通過了他老家所在省的考試,可進入國子監學習。

江懋下個月便到盛京,他希望江懋能去黎府拜會一番,他想請黎蕎這位大盛開國以來唯一一個連中六元的狀元郎指點指點他小孫子。

黎蕎看完江知縣的來信,很是滿意,黎不矜前去郎方府時他給江知縣寫了信,他在信中問江知縣若他真把耕地放在郎方府,那今後灌溉莊稼是否便利。

江知縣用實際行動回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