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高志遠小冊子新內容 高志遠去了邊城(第2/3頁)

不過,有這賤人在,平城名氣比從前大了不少,流民愛往這裏跑,來來去去的,真假消息不斷。

聽說盛之間登基那年,南方太湖幹涸了。要不是惦記著大名鼎鼎的太湖三白,如今也想不起來此事,也不知重活一世能不能嘗到能鮮掉舌頭的太湖三白。

太湖幹涸之後,聽說還有蝗災和瘟疫。

黎蕎面無表情的看完這一頁,壓下對高志遠的殺意,他翻開了下一頁。

這一頁沒有講旱災了,而是說起了天寒和盛鴻的政策。

接下來氣溫連年下降,平城冷的要死,每年冬天都凍死人,牲畜也凍死不少。

聽流民說,長江結冰一個月,最南邊的東廣省下了半尺厚的雪。

但幸好這種酷寒只持續了十余年,不然大盛可就危了。

當時聖上宣告天下,減免賦稅,讓地方官開倉放糧,還鼓勵百姓互相救助,承諾等將來形勢好了,會根據災年的貢獻給與賞賜。

聖上還明確說地方官若是能穩住當地局勢,那不僅賞賜金銀,還會根據功績大小火速升官。

這輩子沒能做官,實在是遺憾,不然哪怕不當道士,也能混個高官當當。

混個高官當當,黎蕎盯著此頁的最後一句話,只想冷笑。

他面無表情的繼續往下翻。

這是最後一頁。

上面滿是塗改的痕跡,留著大大小小的墨團。

簡單來說,就是高志遠又把視線放回到了明年的盛平十五年,高志遠在研究如何抓住六皇子以及大蝗災的機遇。

高志遠想提醒六皇子明年不要去邊城,但又覺得如果六皇子真的沒去邊城,那六皇子就不會遭遇危險。

不會遭遇危險,那肯定顯不出他這位高人的能耐。

到那時,六皇子定然不會信他。

所以六皇子還是得去前線。

還有蝗災。

高志遠也在頭疼此事,他若是在蝗災發生前提醒聖上,那光提醒沒有用,他還得想出具體的措施好減少莊稼的損失。

他列了不少防止蝗災的措施,中間還罵了黎蕎兩句,因為按照河西府如今的狀況看,就算是發生蝗災,那也能應對。

養那麽多雞鴨呢,這可是吃蝗蟲的好手。

這麽一來,河西府滅蝗的功績,會落在黎蕎身上。

黎蕎很快把這一頁看完了,他又往前翻,將高志遠此次新添的內容反反復復看了幾遍,而後他合上了小冊子。

高志遠選擇去邊城,看來是把明年的工作重點放在六皇子身上了。

不知道高志遠會不會在蝗災這件事上摻和一腳。

他垂下眸子,拿起書桌上的兩張牛皮紙將小冊子重新包好,然後他遞給了黎刀:“放回原處吧。”

“你們不需要去邊城,等高志遠回來後找他的兩個保鏢打探一下就成。”

“這些時日辛苦了,你們留在城內好好歇歇。”

他說罷,又拿出了五張銀票,算是給黎刀幾人的獎勵。

這幾個護院,真的幫了他的大忙了,必須得給獎勵。

黎刀也沒推辭,他接過銀票,說會繼續盯著陳銀簪以及邊城—盛京的官道。若高志遠回來了,那他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他不知道小冊子上的內容,但看高志遠鬼鬼祟祟的行事,必然沒有好心思。

高志遠想陷害他家老爺,他可不能讓高志遠得逞。

黎刀下去之後,黎蕎在書房內坐了一會兒,等心中的沉重散的差不多了,擡手揉了把臉,然後出門準備去找陶竹。

走到半路,正好碰到了陶竹。

陶竹手裏拿著兩張宣紙,瞧見了他,便晃了晃手中的紙張:“二山那邊今日的活兒忙完了,你不需要過去了。這是當日宴席的單子,你瞧瞧。”

黎蕎聞言立馬露出了一個笑臉:“好。”

他一手接過紙張,一手去牽陶竹的手:“咱們回正房那邊看。”

陶竹聞言也笑了,嗯了一聲,兩個人牽手回了正房。

等進了屋子,黎蕎解釋道:“高志遠跑去邊城了,不知道他要幹什麽,黎刀回來就是說這事兒。”

黎刀幾個護院長期不在家,這肯定瞞不住陶竹,他便將一半真相告訴給陶竹,好打消陶竹的疑慮。

他只說高志遠成了道士,只字不提小冊子的事兒。

陶竹對高志遠早就不在意了,聽見黎蕎此話,他嗯了一聲表示知道了,然後直接道:“你先看婚宴菜單,我再核對一下賓客名單。”

他說著拉著黎蕎朝著他的小書桌走去。

黎蕎盯著他修長的脖頸,緊走兩步來到他跟前,一個輕撲,直接將他的身子納入了懷中。

黎蕎這動作毫無預兆,陶竹不由驚呼一聲,往前踉蹌了兩步,這才穩住了身形。

黎蕎將臉埋在他頸窩裏,溫熱的呼吸吹的他脖子癢癢的,他抓住黎蕎放在他肩膀的雙手,問道:“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