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醫學館的學生開始坐堂 盛鴻準備屯田(第2/3頁)

若是六皇子願意,他願意提供一些銀子,好讓六皇子購買樹苗、支付人工費用等。

六皇子萬萬沒想到黎蕎會有此話,他目光復雜的看著黎蕎,足足看了十多秒,這才道:“黎大人,我很不喜你對百姓的縱容,但你的無私,也如你對百姓的縱容一般令我不解。”

“不過,大盛有你這樣的臣子肯定是好事。既然你出銀子,那我自是會將這事辦妥了。”

“那就有勞您了。”黎蕎自動忽略那句不喜,趕緊道謝。

“你謝什麽,我是皇子,這本就是我分內之事。”六皇子擺了擺手。

在維護大盛這塊,他可不能輸給臣子。

與黎蕎商討了幾句具體的行事,六皇子沒有多留,很快就告辭了。

具體要花多少銀子,肯定得等六皇子到了西閃省之後再說。

大年初三,天氣依舊冷颼颼的,黎瑜安回娘家,辛知一起過來了。

黎瑜安與辛知成親後,小日子甚美,每日臉蛋紅潤,整個人的精氣神比成親前明顯要好上不少。

當然,成親前他的小日子也挺好,但成親後與心上人天天蜜裏調油,開啟人生新的階段,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便與成親前有著明顯的區別。

黎瑜安這個狀態,讓黎蕎和陶竹看辛知比從前順眼了不少。

辛知再來黎府時,夫夫兩人都把他當半個家人看待。

飯桌上閑聊,說起老家那邊的事兒,辛知表示他祖父特別欣賞醫學館,想在淮東府也建一個醫學館。

不過,一府之地,醫學館的規模肯定比不上盛京。

辛家這個決定,黎蕎當然是大力稱贊。

醫療資源不管在何時都很緊張,這個時空生產力不高,普通小百姓不富裕,若是生病了,那都是先忍,忍無可忍才會去看病。

至於會不會因為忍而造成什麽嚴重後果,那就得看命了。

若是辛家培養一批赤腳醫生,那這是功德無量的好事。

特別是按照高志遠所說的,大皇子登基那年太湖幹涸,大旱之後必有大疫,淮東府距離太湖挺近的,若是辛家從今年開始培養赤腳醫生,那應該能趕得上那次大旱。

辛知得了黎蕎的支持,回家之後便讓他祖父給老家那邊傳信,讓老家那邊的人趕緊籌備此事。

而黎蕎考慮到實際情況,對醫學館進行了擴招。

城內地皮貴,他將醫學館分館放到了城外的莊子上,和善堂學館分館緊挨著。

這一次,他的招生要求依舊是八歲以上、二十歲以下且識字,識字這一項攔住了很多人,但報名者挺多的。

甚至善堂學館、分館原本準備走科舉之路的學生,也改為報名醫學館了。

這些學生原打算考科舉,和木匠、鐵匠比起來,還是科舉之路更有吸引力些。

但科舉之路太難了。

要識那麽多的字,要背那麽多的書,而且黎大人只供三年,三年後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看著一起入學但選了木工、打鐵的同學已經開始掙錢,而自己前路迷茫,那些準備走科舉之路的學生,大多數都後悔了。

現在黎蕎要給醫學館招生,這批學生便想改專業。

大夫這職業好哇,人人都離不了,還受人尊敬,和木匠鐵匠比起來,這職業可太有吸引力了。

對此,黎蕎很寬容,小孩子嘛,難免迷茫,他願意給這些孩子重選的機會。

但這一次必須好好學習,若是不專心不上心,那他可是要勸退的。

他雖然有錢,但也不想當冤大頭養廢人。

醫學館分館一共招收了三百名學生,免束脩,包吃住,但不發月錢。

他花錢的地方多,今後要把銀子花在刀刃上。

元宵節後,醫學館分館開學,官員的年假過完,該上班了。

天氣依舊挺冷,和臘月相比似乎沒什麽區別,河流池塘裏的水面每日依舊結冰。

這不正常。

按照盛鴻原本的打算,元宵節後氣溫上升,而盛京城外縱橫交錯的小河池塘通了水,他要領著百官前去田間,一起觀賞龍骨水車灌溉農田的美景。

可現在這麽一個小小的心願,竟是實現不了。

一連幾日,他都捧著整個大盛的地圖仔細研究,還時不時將戶部十二部的主事郎中叫到求賢殿談話。

與十二部的主事郎中談完了,他和幾個大學士談。

和朝臣談完了,他又召幾個老國公、侯爺過來,與他們拉家常。

日子一日日的溜走,很快出了正月。

農歷二月,氣溫明顯升了一點兒,但不高,依舊冷颼颼的,得穿著棉服。

但水面結冰的現象少了,而且七皇子搞的這個灌溉大工程終於徹底結束,於是在二月中旬,盛鴻率領百官出城看農人灌溉農田。

小河邊,池塘旁,到處都是龍骨水車,盛京城外的田地,一多半都能使用龍骨水車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