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帝國余暉(二)

作為小中華,李朝人的嘴皮子一點不差,且十分擅長辯誣。

沒過多久。

一封來自李朝的國書直接遞交給萬歷皇帝,直言:楊鎬乃是不世出的人才,隨著他來到半島,整個戰局為之一變,大家都佩服他、敬重他。

雖然蔚山之戰,以失敗告終,但勝負乃兵家常事,一場小敗而已,根本算不得什麽,況且殺死倭國大名加藤清正……

總之千萬別換下楊鎬,他有能力、忠心耿耿,一旦離開前線,必然會導致軍心惶惶,總攻難以發動。

與此同時,監軍禦史也決定出來說幾句公道話,戰敗不假,但勾結倭人的事情,絕對沒有,只不過是欺騙它們罷了。

多方努力之下,皇帝的態度有所改變,楊鎬是去是留一事,變得微妙起來。

丁應泰眼見謀劃被攪黃,惱羞成怒,剛好他又回半島進行監察,立刻發揮他小人的特長:

網羅罪名。

這老狗也是不世出的奸臣,比武周時期的來俊臣之流要強,在奏折中說:臣在定州用布匹跟李朝百姓交換了一本書,叫做《東海記》,作者名為申叔舟,裏面記載大量發生在萬歷二十年的秘聞。

其中提到了李朝曾在戰爭前偷偷召見倭寇,約定兩國一起發兵,奪取遼東高麗舊地。

而且李朝官方多次在戰爭期間,偷偷與倭國交易,將各種糧食、武器,一船又一船運到九州島。

各種捕風捉影的謊言一套接著一套,還宣稱在這本書中,每每提到倭國年號,就會刻意放大好幾倍,一寫大明年號,立刻小如蝌蚪,絕對是別有用心。

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的老狗,實屬罕見,朝鮮王李昖聽聞消息,又害怕,又生氣,擔心為了搭救楊鎬,把自己給搭進去。

無需李朝派出使團去京城表決心、忠心,萬歷帝又不是傻子,知道丁應泰亂咬人,立刻下旨安撫李朝國王:

爾國世效忠順,不必因人言疑惑。

隨後,又是定心丸。

最後一批大軍已集結完畢,很快就會好起來。

見誣告不成,丁應太繼續羅織罪名,但尚未來得及發出,就因為誤入深山被妖魔所殺。

明朝要求徹查,追捕妖魔。

奈何死了一個災星,不管是李朝,還是駐朝明軍,高興還來不及,根本懶得出力調查。

拖著拖著,這事也就沒什麽人關注了,畢竟一個軍前贊畫罷了,無關半島大局。

只有扮演者們隱約猜出,這大概率是陸離手筆,派出麾下大妖,隨手拍死一只嗡嗡亂叫的蒼蠅。

畢竟,丁應泰有明朝氣運庇護,尋常大妖根本殺不死他,而對方在鄉間行走,撞上蓋世大妖的概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可能有人如此倒黴,尤其是這個節骨眼。

就這樣,修養了整整三個多月,只是偶爾跟幾個人見面的陸離,終於離開大營,與所有人碰了個面。

很多扮演者見他狀態不行,心中暗自松了口氣,要是對方再殺下去,大家可就真被打擊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從春節退兵到現在,再到未來三個月,明軍一直沒有進攻,先是打嘴仗,保住了經略使楊鎬,後來是積蓄力量。

中途,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李如松,死了。

自壬辰倭亂以談判方式暫時平息以後,朝廷裏一直有聲音在指責他通倭賣國,而李如松也低調做官。

萬歷二十五年,遼東總兵董一元離職,無數視線盯上這個肥差,各種奏折猶如雪花般飄入內閣,武將及其背後的勢力紛紛出手。

然而,皇帝看都沒看,直接點了李如松,這令很多人不甘心,繼續加大力度抹黑李如松,而萬歷根本不搭理,愛護之意溢於言表。

這種情況下,李如松自然感恩戴德,盡心盡力為國盡忠。

而萬歷二十六年四月,也就是半島局勢陷入停擺階段的時候,土蠻侵略邊界,李如松親自率部圍剿。

他仍舊是老脾氣,輕騎突進、沖鋒在前,最終中伏身亡,年僅五十歲。

當消息傳到漢城,李昖扼腕嘆息,雖然兩人之前相處得很不愉快,但對方替李朝奪還三都,立下的大功容不得抹黑。

於是乎,這位國王派遣特使前往遼東吊唁,並在漢城設立了祭祀排位。

同時,李如松的死影響了遼東軍。

祖承訓聽聞老長官陣亡,悲痛萬分,立刻說自己要回遼東,僥幸過關,沒有被去職的楊鎬當即拒絕,因為總攻即將開始。

陸離一個扮演者,沒有什麽大反應,就是寫了封信表示悼念,同時感嘆可惜。

而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梅反應最大。

丁老狗死前,除了攻擊楊鎬、閣老以外,罵得最兇的就是李如梅,怎麽難聽、惡心就怎麽罵,不知道的人看了,還以為李如梅淩辱過他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