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帝國余暉(十九)

劉綎心裏打鼓。

只能硬著頭皮睜著眼睛說瞎話。

什麽詐稱和談,什麽半道擊之。

反正不管王士琦是否相信,都得給自己找個借口,不然他很難在朝廷的問責中活下來,保不齊還真要被昔日同僚去教坊司光顧妻女。

對此,王監軍只是皮笑肉不笑,催促劉綎趕緊攻城,拿出誠意,讓水師方面的弟兄再信大家一回。

戴罪立功?

王士琦輕輕揭過此事,令劉綎不禁提心吊膽,就像本多忠勝徹底喪失對明軍的信任那樣,他徹底摒棄和談思想,開始強迫自己拿出嫡系部隊,準備展現強硬姿態。

只有一件事,劉提督怎麽也搞不明白,他秘密調動了五十三人,對於近三萬大軍來說,這個數量毫不起眼,除了使者吳宗道稍微有點地位,余者皆是大頭兵,怎麽會走漏風聲?

內鬼!

可惜,劉綎找不到,亦沒有時間去把他們給挖出來。

因為扮演者為了自己的蛋糕,在破壞談判一事上,表現得異常積極與團結。

尤其是白宇。

入朝作戰的部隊大致可以分成三批,第一批是最早駐守半島的各總兵、遊擊,亦或待在鴨綠江畔觀察局勢的西北軍,陸離、杜克、潘明,乃至選擇李朝陣營的扮演者就在其中。

第二批則是跟著李如梅部支援漢城的遼東軍,裏面也夾雜著扮演者。

但仍有很多扮演者是在大支援階段,才抵達半島,白宇就在其中。

要是再不表現,就完犢子!

校長如此安排大概率就是希望他們的出現,能夠逆轉悲劇——

明軍以一場失敗的平壤之戰揭開抗日援朝的帷幕,又一場失敗的四路出擊結束了與倭人在陸上的交鋒。

盡管在這個過程中,明軍與日本的大多數交鋒都是占據上風,上演以少勝多的戲碼,但一頭一尾兩戰的失敗,遮蔽無數雙眼睛。

以至於到了後世,韓國學者甚至叫囂,即使沒有明軍參與,他們的祖先也能夠擊退倭寇。

倘若劉綎、麻貴、董一元摒棄私心,稍微爭氣一點,這種奇談怪論根本沒機會出現,數百年後明軍的功績直接被韓國人給單方面抹殺了。

“極端一點,要不是朝廷派出監軍掣肘三大提督,他們還真有可能跟倭人簽訂和平協議,高高興興把他們歡送回國,這樣兩邊都不死人,皆大歡喜。”

陸離站在外洋遠眺順天倭城,等待那邊來信,或者直接展現出誠意。

這次四路進攻的戰略目標是,切割孤立倭軍順天、泗川、釜山、蔚山四大防區,擊破其防線,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故而,其它三個方向他暫時不作它想,就死磕順天倭城!

不然的話,近十萬明軍所謂大反攻,便將成為笑話,唯一能夠拿來遮羞的正面意義,就是讓倭人意識到聯軍優勢已不可動搖,進而加快撤退速度。

而倭人之所以放棄到嘴的肥肉,一是得不償失,不少大名都厭惡征戰,二是秀吉身體惡化,命不久矣,前田利家等大名集體請求撤軍。

所以老猴子呢?

到底躲在哪裏?

應該不在順天。

陸離跟大部分人一樣,覺得豐臣秀吉應該在泗川,那裏是中路軍的目標,主帥為董一元。

由於書信來往不便,他只能寄希望於先前派出去的那一支艦隊,盡快把消息傳遞回來,好讓自己知道,那天夜裏突然燒起來的烽火到底有什麽意義。

按理來說,就算彭信古及其麾下黑人、京營士兵目無軍紀,扮演者也會第一時間頂上去,排除爆炸因素。

而董一元此人……

要是拿下順天後,確認秀吉就在泗川,那陸離一定會率領水師趕過去助戰,幫董一元奪取勝利。

相比於東、西兩路,中路軍在歷史上打得最積極,雖然跟個人思想覺悟什麽關系,主要是其麾下派系林立,根本沒有嫡系在,自然就沒有保存實力的心思,但敢打敢拼屬實太難得了。

歷史上,三路大軍中有兩路避戰,最終全是報的大捷——

邢玠沒敢照實寫,曲筆了一下,畢竟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雖說兩路軍之所以能夠拿下目標,是因為倭人主動出讓,全軍撤回了本土,但終歸完成了任務。

唯獨中路軍因敗得太慘,實在不好遮掩,致使郝三聘、馬呈文兩個率先逃走的將領被梟首示眾,師道立革職;彭信古死罪免去,活罪難逃,充在軍中,戴罪立功;董一元革官禦,降府職三級。

不過,因為董一元比兩位同僚更加盡職盡責,好歹跟倭人真刀真槍拼過,所以在朝鮮人這邊,他博了不少盛贊。

(大抵是這個原因,抗日援朝戰爭勝利以後,諸將紛紛回國接受封賞,亦或懲罰。唯獨董一元這個漢朝大儒董仲舒之後,封疆大吏級別的存在,短暫回國,就帶著兩個兒子董大順、董昌順再度返回半島,選擇在廣川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