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盛兮顏呆呆地看著他。

她還以為他早就已經離京了,沒想到,居然還在清茗茶莊,而且還大大咧咧地坐在窗邊喝茶,這心是有多大啊,生怕別人發現不了他嗎?!

唔。

有些人的心思真難猜。

盛兮顏:“……”

她的嘴角不知不覺便翹了起來,能這麽有閑心,肯定就是沒有危險了。

“走吧。我記得那家鋪子就在前邊。”

盛兮顏的心情甚好,眉眼舒展,毫不掩飾心中的愉悅。

目送著她漸漸遠去,楚元辰放下了竹簾子。

他倒也不是心真這麽大,只不過剛好看到她在下面而已,離開京城前還能見她一面,看來他的黴運已經過去了。

楚元辰心情甚好地飲了一口熱茶,吃著茶點。

隔壁那些人的談詩論詞,侃侃而談,在這間茶室都聽得一清二楚。

待他一盞茶喝完,茶室的門打開了,蕭朔從外面走了進來,他著一襲青色錦袍,腰束白玉腰帶,再簡單不過的打扮,在他的身上,卻有一種纖塵不染的優雅。

他看了一眼坐沒坐相,幾乎快要歪在茶幾上的楚元辰,面不改色地往他對面坐下。

蕭朔的唇角噙著一抹溫潤的笑意,鳳眼冷靜而又明亮,完全看似外界傳言中的那個心狠手辣,讓整個朝堂敢怒不敢言的東廠廠督。

“大哥。”楚元辰吊兒郎當地坐直起身,給他斟了一杯茶。

他撥了撥墻上的銅管,隔壁剛剛還清晰可聞的聲音立刻就消失了,茶室裏,只有茶水烹煮後發出的輕微響聲。

蕭朔噙了一口熱茶,問道:“隔壁的是永安長公主?”他剛進來的時候,正聽到永安的聲音。

楚元辰微微頜首,“是永安和昭王,還帶了幾個其他人。”

清茗茶莊在京中頗有盛名,經常會有文人學子相約來這裏高談闊論,對朝政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楚元辰本來是在這裏喝茶等蕭朔的,無意中讓他注意到隔壁來的是永安和昭王,而且他們說得內容還有點意思,這才多聽了幾句。

楚元辰拿了一塊桃花酥,把點心盤子朝蕭朔那裏遞了遞,笑眯眯地道:“永安新瞧上的這個舉子,還挺不簡單。”

永安長公主是先帝嫡長女,從先帝時起,就備守寵愛,換了三個駙馬不說,還有面首無數,這兩年來,她尤其喜歡那些俊秀斯文的年輕舉子。這在京中也算不上什麽秘密。

楚元辰想說的當然不是永安又看上了誰,而是:“昭王剛剛應下帶這位王姓舉子去京郊的禁軍大營看看。”

說到這裏,楚元辰的嘴角勾起了一個諷刺的弧度。

他把手上桃花酥三兩下就吃完了,還抱怨了一句:“還是周家老鋪買的好吃。”他家的小丫頭,對點心什麽的,還是挺有眼光的。

蕭朔鳳眸低垂,手指摩挲著茶盅上的暗紋,茶湯的表面微微蕩漾,泛起了圈圈漣漪。

他看似雲淡風清,但又有如淵渟嶽峙,寵辱不驚。

楚元辰拍著手上的糕點碎屑,說道:“那王姓舉子的原話是‘近日聽聞北疆大捷,心潮澎湃,想賦詩一首,但總覺得失了些意境,若是能親眼看看大榮將士的威武就好了’。”

他往圈椅的靠背上一靠,接著道:“他這一說,永安就應下了。但這軍營重地,永安一個公主也進不去啊,她就盯上了昭王,昭王還知道點分寸,一開始也沒應,後來實在架不住永安的胡攪蠻纏。”

楚元辰兩手一攤,笑眯眯地說道:“所以,昭王就應下了。”

楚元辰等蕭朔來的這會兒工夫,已經聽了好大一出戲了。

蕭朔不緊不慢地提了一句道:“皇帝上個月讓昭王進了五軍營。”

“那就對了。”楚元辰打了個響指,“不過,昭王也不像是為了他姐,倒像是為了他帶來的那個小美人。昭王本來是怎麽說都不肯的,結果那小美人也說若是能去看看就好了。說是,‘北疆大軍能大敗北燕,立下開疆辟土的奇功,也不知大榮禁軍是否能更勝一籌’。”

“昭王許是想在小美人的面前表現一下大榮禁軍比北疆軍更出色,就答應了帶她去看看。帶連著永安和那舉人也一塊兒帶上了。”

軍營重地在昭王姐弟面前,就如同兒戲一般。

蕭朔輕擊了兩下手掌,不多時,茶館的掌櫃的就叩門進來。

蕭朔問了一句,對方恭敬地稟道:“昭王帶來的是趙府的三姑娘,閨名趙元柔,太後已將其賜婚給了永寧侯世子。隔壁除了幾個近日在京中頗富才名的舉子外,還有康郡王府的縣主和渝親王府的郡主也在,一共有九人。”

掌櫃的一一細說了這些人的名字和來歷,包括那幾個舉子的籍貫,才又退了下去。

蕭朔的嘴角勾起,含笑道:“這趙元柔也算是你和盛大姑娘的媒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