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紡織的降維打擊

柳絲巷, 在惠寧城南郊,幾乎匯聚整座城大部分織造作坊。

這裏生意興隆,每日從早到晚都人來人往, 商旅行人,運貨的驢車馬車來往不絕。

蕭青冥買下的惠民絲綢坊, 就在柳絲巷中一塊不起眼的地段上。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惠民絲綢坊的大名,幾乎傳遍了整個柳絲巷的織造作坊。

這裏的老商戶們, 都知道了有這麽一個姓喻的外地商人,完全不講規矩,一來就下了血本, 豪擲千金打起了價格戰, 瘋狂搶占惠寧城競爭激烈的紡織市場。

惠民絲綢坊派人向附近種桑的村鎮高價收購秋蠶繭,以及各種棉、麻等原料, 出的價格比一般市價至少多兩成, 若是品質上佳的蠶繭,甚至能多出三成價。

這也就算了,最離譜的是, 惠民絲綢坊出售的成品絲綢和棉麻布匹, 價格竟然格外低廉,而且一天比一天更低。

起初他們出品的成品布, 只比其他商戶低個一兩成,其他商戶看在他們的新來的外人份上, 暫且忍了, 沒想到, 這一忍就是整整一個月。

眼看著惠民絲綢坊的絲綢布匹, 從九成價降到七成、六成, 一個月後已經降到四五成,柳絲巷的其他商戶一下炸了鍋!

王常是柳絲巷一家老牌絲造坊的東家,他背後的王家是惠寧城附近有名的一大豪紳,家族中光是桑田就超過五千畝,還有各種稻田、棉、麻田地加起來上萬畝。

王家不光自家種桑,也收附近村鎮的好蠶繭,每年出的蠶繭,都是村民們挑最上好的,眼巴巴先送到王家府上,供管事挑選。

只有王家挑剩下的,才會退回去供給別家的小作坊。

今年卻不同了,王家收蠶繭的管事一連唉聲嘆氣好幾天,向王常抱怨說收不到上等蠶繭,都被那個惠民絲綢坊的高價收走了。

更可氣的是,竟然連他們王家自家種的桑田,都有下人偷偷扣下一部分蠶繭,私自賣給惠民絲綢坊。

王常心下有些惱火,但他也不是沒見過世面,像惠民那種只會砸錢的土豪老板他見得多了,最後的下場無一例外都是賠本賺吆喝。

王常不屑地輕哼一聲,依然像往常那樣上街巡查自家商鋪,正好瞧見惠寧城最有名的一間布莊在收布。

“喲,這不是董老哥嗎?來收布了吧?”王常笑眯眯地拱了拱手,讓人把自家新織好的幾匹雪緞拿出來。

“這些雪緞都是上好的料子,別人我還不輕易賣呢,專門給董老哥你留著的。”

董掌櫃隨手摸了摸潔白無暇的雪緞,有些漫不經心地點點頭:“確實好緞子,不過你說晚了,我們已經在惠民絲綢坊收了不少,這段日子暫時不收別家布了。”

“什麽?”王常心裏一驚,董家的布莊別說惠寧城,就是在整個寧州都是赫赫有名的,分店幾乎遍布寧州每個城鎮。

董掌櫃道:“王老板,你這綢緞賣多少?”

王常狐疑道:“這可是最上等的雪緞,外面市價至少也得十兩銀子一匹,你從我這大量收購,以你我交情……”

他本想說八兩,但一想到那個惠民絲綢坊,王常一咬牙道:“我最低可以給到七兩一匹。”

董掌櫃笑了笑,搖了搖頭,伸出兩根指頭,道:“同樣的雪緞,他們只賣四兩銀子一匹,你去看看現在整個惠寧城的布莊,哪家不是搶著要他們家的布?”

王常驚得脫口而出:“不可能!這完全是虧大了本的!”

若不是他和其他一些織造作坊的東家,確實都不認得這個姓喻的商人,只怕他都要以為蕭青冥是故意來報復他們,找茬來的。

“你不信啊?”董掌櫃讓夥計從後面的貨車裏取出幾匹布拿給他看。

王常展開其中一匹,捏著輕輕揉搓一下,又順著紋路輕撫,眉頭一皺:“也就是普通的布料罷了。”

惠民出產的布匹,紋路比較單一,沒有特別精巧的花紋,印染和刺繡的繡工也平平無奇。

董掌櫃仿佛早就料到他會如此說,又把另外幾匹布送到他眼前:“王老板,再看看呢。”

王常把幾匹布逐一對照,他在這行幹了十年,眼光老辣,一下就發現了不同尋常之處。

這幾匹布,有上等的絲綢,有棉布,還有最廉價的麻布,無一例外都是花樣簡單,但厲害之處在於,每一匹布的質地、紡絲的密度,幾乎一模一樣。

董掌櫃道:“這只是我們家夥計隨手搶的,並沒有細細挑選。”

王常聽了這話,越發吃驚。

大家的織造都是由女織工手工作業,哪怕是同一個人,上午織出來的布和下午的都有所差別,經緯穿編同樣容易出錯。

同一家作坊織出的的布,質量參差不齊是家常便飯,因而才會分成上中下等,根據質量售賣價格不一,想買好布料,都需要精挑細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