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最後的反對者

信封被撕開。

隨著被抽出的信紙一同掉落的是一張被折起的地圖。

聞雲孫還沒看信,拾起地圖打開,一眼就知道這是李瑕的來信。

他確實當李瑕是故交,但他認為以李瑕秦王之尊榮、叛逆之野心,未必還當他是故交。

而之所以能通過地圖一眼做這樣的判斷,因為這種囊括了黃河九曲的地圖江南這邊極少使用。

用也用不到,河套距臨安五千裏之遙,而三京尚未收復。

然而,再仔細一看,地圖上標注著的紅色、黑色的箭頭,分別從九原城、興慶府出發,交鋒在漢時的朔方郡附近。

鄧剡湊過來一看,驚住了。

“李逆這不會是取了興慶府吧?”

驀地,一句詩詞泛上腦海。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若說嶽飛詞裏的賀蘭山是典故,如今卻是真的實現了。

鄧剡再想到百年的屈辱,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心中想著如果真是大宋做到了這個地步該有多好。

“在攻取河套……他還在攻取河套。”

聞雲孫喃喃自語一聲,莫名地就紅了眼。

他深吸了幾口氣,平復了心緒,翻開了李瑕的信件看了起來。

“宋瑞吾兄見字如晤。歲末,李可齋公揮師五萬,攻克興慶府,收復失地,此誠可喜。年初正欲趁勝追擊,長驅河套,此戰幹系重大不言而喻,然朝廷何以此時與蒙虜議和?如嶽武穆軍至汴梁之朱仙鎮而紹興和議之舊事……”

看到了這裏,聞雲孫停了下來。

他已大概能明白為何蒙元會在這個時候與大宋議和,心想朝廷此時該做的是派出重臣再去與李瑕好好談一談。

沉思了片刻,他繼續往下看去。

之後說到了宋廷派往長安的使者被蒙人所殺,由此可見蒙元已經心虛,更不可輕易許和。

再往後,李瑕直言不諱地反問了宋廷這般行事是否因為忌憚他,並給出了他的承諾。

“唯盼收復燕雲之日,猶為宋臣。”

……

李瑕對賈似道說的是“先掃胡塵,而後統一天下”,對聞雲孫說的話意思也一樣,都是表示想要先滅元、再滅宋。

只不過給聞雲孫的信上說辭顯得更含蓄,如果沒有繼續深思,仿佛是李瑕在向宋廷表忠心一般,把他個人的造反野心隱藏在大義後面。

另一方面,李瑕沒有說如果宋廷非要一意孤行的話要如何。

但“收復燕雲”擺在“宋臣”前面,哪怕宋廷與蒙元議和,他也要收復燕雲。

換言之,宋廷的議和不代表他。

聞雲孫遂明白過來,宋、元盟約一旦訂立,便是李瑕造反稱帝之日。

他猛地一個激靈,再看向李瑕送來的那份地圖,忽然發現它有些不同。

“雲南路?甘肅路?他把治下劃為六路了?”

再凝神一看,地圖上李瑕治下的疆域似乎與宋廷的疆域還是不同顏色的。

就疆域而言,那六路之地已與大宋余下的十二路一般大小……

……

長安。

吳澤正把一份名單交給韓祈安。

“韓相公過目,這是我們聯絡的宋廷臣子,不論是在朝的還是罷官的,算時間,這幾日該已都收到信了。對了,包括賈似道在內,其中有些人是王上親自聯絡的。”

韓祈安接過名單,從上到下掃了一眼,沉吟道:“怎麽沒有王堅將軍?”

“姜飯說,從去年開始,王堅將軍身子骨便不太好,遷居臨安城郊歇養。因此並未傳信於他。”

“王將軍本該是主戰派的大梁。”韓祈安自語著,嘆道:“既然如此,也強求不得了。”

吳澤道:“哪怕王堅將軍出面,只怕也……”

他是臨安來的,更了解王堅的處境,稍作沉吟之後,繼續道:“宋廷的主戰派已式微,便如王將軍一般,名義上是榮養,實則毫無實權。”

“明白了。”韓祈安看過名單,道:“這些人能否阻止宋、元議盟,我心裏有數了。”

“那便好,王上帶郭守敬往黃河巡視一趟,說臨安之事我們能做的都做了,結果如何,請韓相公做好準備便是。”

“今夕不同往日。”韓祈安感慨道:“這次宋、元議和之事,反而讓我發現王上真的有實力了……”

他的父親和女兒都曾隨李瑕北上,最了解李瑕是怎麽起勢的。

曾經是生死掙紮,樁樁件件事都要親歷親為。

到了如今,事關三個國之間的邦交,李瑕也只是寫了幾封信而已。

不是說寫了信就能阻止宋、元和議甚至結盟。而是李瑕的幾封信就已經勝過別的任何手段了。

秦王的表態足夠影響甚至說決定宋的命運,如果這樣都不能改變宋廷的決策,那只能說占據了整個江南決策層的利益集團鐵了心要聯合蒙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