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燕雲(第2/2頁)

“大王,可以用飯了。”月乃合過來提醒道。

愛不花擡手一指,道:“明日早早出關,天黑前能到大都嗎?也不知公主從開平到了大都沒有。”

月乃合沉默了片刻,還是忍不住道:“大王就算不親自到大都,大汗也一定會把公主送到汪古部的。”

“怎麽會?”愛不花道,“過去的兩年裏,我多少次請求大汗,他都沒有同意。”

“但現在不一樣了。”月乃合道:“大王該知道,局勢是像水一樣在變化的。自從唐軍攻破了太原以來,大汗對待汪古部的態度就已經起了變化,大王難道沒有察覺嗎?”

“這是好事,不是嗎?”

“臣反而不認為這是好事。當唐軍攻到雁門關,就代表著包括山西世侯在內,別的兵馬已經不能夠守衛燕雲十六州,大汗更加需要汪古部的牧民們上戰場。而經過了這幾場大敗,大王還能剩下多少牧民?”

愛不花嘆息了一聲,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但我是成吉思汗的外孫,是大汗的女婿。越是危難的關頭,越應該為大汗分憂。”

月乃合向四周看了一眼,壓低了聲音,道:“即使如此,大王也不該去大都,可以留在陰山,為大汗守衛退路。如果大汗被漢人擊敗了,向北走燕山的路太窄了,只有走居庸關才是最好的退路……而這裏,現在需要依靠汪古部來守衛。”

“你是什麽意思?”

“這種情況下,大汗應該把月烈公主送到草原上與大王成婚,而不是讓大王到大都去。”

愛不花不悅,問道:“你是讓我逼迫大汗?”

月乃合臉色為難起來,還想再說些什麽。

“別再說了。”愛不花卻已喝令了一聲,轉身離開。

……

九月初二。

燕京,大都新城。

忽必烈這次回來,沒有再宿在金中都大寧宮,而是遷到了新建好的大都城。

大都的城墻與宮城城墻雖然已經建好,但大部分宮殿都還沒有完工,忽必烈也不嫌棄,直接支起他的汗帳。

不得不說的是,元軍騎兵的行軍速度還是快於唐軍。

忽必烈趕到之際,張玨堪堪行軍到安墟附近。

兩軍探馬相遇,先鋒兵馬稍稍交戰之後,張玨就地紮營,作固守之態,不願與元軍馬上決戰。

對此,忽必烈警惕起來。他沒有立即派出大軍去強攻張玨大營,因為他已預料到唐軍是在等待更多的兵力。

但唐軍在河北已快要聚集十萬兵馬了。

“這裏!”

地圖被鋪開,忽必烈目光敏銳地一掃,馬上便點了點一個地方。

雁門關。

“傳本汗的命令給大同兵馬都元帥按竺邇,讓他馬上回防雁門關……”

忽必烈下達這些命令的同時也感受到另一個問題,即大蒙古國以往太寬縱各個兀魯思了,使得他不像李瑕那樣可以對麾下的元帥如臂使指。

當年蒙古攻金,這些汪古部的將領望風而降。現在誰知他們會不會對李瑕也望風而降?

正思忖著這些,有怯薛士卒稟道:“陛下,愛不花大王到了。”

忽必烈一聽,不由放心了些,知道至少汪古部的首領“暫時”還沒有倒戈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