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辭行

◎“你但凡早一天發奮,”衛景平埋怨他:“也不至於顯得就我能耐。”◎

這麽矯情的話, 他幾乎是哽咽著說出來的。

他哪裏想過,衛景英一早鐵了心要去京城謀個差出人頭地, 就是為了將來能有個人在身邊幫他。

他的哥哥們對他實在太好了。

“老四, 你是我弟弟,以後不要,要說這麽客……客氣的話了……”衛景川心大地沒發現衛景平的情緒起伏。

“走吧。”衛景平打馬追上衛景川。

“嗯,出來這麽多天……我我也想家了。”衛景川說道。

衛景平:“是啊, 想阿娘了。”

孟氏天天背著他上街的情形還歷歷在目, 一晃就四五年過去了。好在她身邊有幾個侄女陪著, 不然, 不知道她會不會很失落呢。

他們一行到了鹹州府, 大老遠就看見衛長河和衛景明帶著人來接他了。

“你爹在家裏招待客人呢,”衛景河長臂一伸將衛景平抱起來擱在馬背上:“我和明哥兒來接你回家。”

衛景平親切地道:“我阿娘和嬸子還好嗎?”

“她們都好著呢。”衛長河悠悠然騎著馬:“你阿娘天天惦記著你呢。”

真是掐著日子把他盼回來了。

“二叔……大, 大哥,家裏是不是要添小……的?”衛景川騎在馬上, 笑嘻嘻地問:“老四給買……買了好多東西。”

不僅有新衣服, 還有各種小手鐲小玩意兒, 買了整整一箱子, 都擱在馬車裏拉回來了。

衛長河嘿嘿一笑。

“還早著呢。”衛景明則紅著臉小聲說道。

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從不把兒女柔情擺在明面上說, 可是誰不知道,他對韓素衣有多好,二人婚後真是蜜裏調油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韓素衣也是個好的,值得衛景明待她這麽好。

到了鹹州, 離上林縣就近了, 他們在城裏點了水晶肴肉, 白水羊肉,清燉蟹肉獅子頭,紅燒老鵝,說是秋風起要貼秋膘了。

飯後又喝了消食的茶,這才啟程回上林縣,又走了大概一兩個時辰的功夫,就到家了。

家裏掐著點在等他們回來,衛景平一進門,就發現家中的廊檐下掛起了紅燈籠,門窗擦得潔凈,窗欞上糊的紙也煥然一新,到處洋溢著喜氣。

“可算回來了,瞧把老四累的,”孟氏上前拉著他的手,心疼得眼圈都紅了:“黑了這麽多。”

衛景平心中有些好笑,他明明白胖了:“阿娘,沒啊,我這是長大了呀。”

總不能還跟小時候一樣叫人見著就誇這娃兒真白胖吧。

孟氏知道他在安慰自己,眼淚生生被笑意堵回去了:“好,好,平哥兒長大了。”

在她身旁,韓素衣笑吟吟地看著他:“平哥兒是真出息了。”

“嫂子。”衛景平喊了她一聲,看著他二叔續弦的新嬸子帶來的兒子,也打了個招呼:“文瑞。”

嚴文瑞看見他,眼睛忽然有了光澤,細聲細氣地叫了聲:“四哥。”

他回來之後,家中連著熱鬧了數日。

九月十二,衛景平出門的時候,晴空中一鶴直沖雲霄,是個好兆頭。

果然,當日就收到了縣太爺武念恩的邀請。

翌日到了縣衙才發現,縣太爺不僅邀請了衛景平,還邀請了江一楓,另外還有上林縣的一位穿長衫的中年男子,據說是外縣寄居在此地的讀書人,這回也中了院試甲科的。

“見過武大人。”五人在花廳中齊齊拱手,這回不用跪了,要是遇上武念恩心情好,說不定還能坐著。

大徽朝讀書人的地位就是這麽高,衛景平真實感受到了,忍不住在心中唏噓。

“不用客氣,都坐,坐。”武念恩滿面笑意,完全沒有因為兒子武雙白還蹲在白鷺書院苦讀的事煩惱:“今日見了你們,不禁叫我想起當年的事,這麽一晃就二十多年了。”

他兀自感慨了幾句,說道:“你們這麽年輕就中了秀才,前程不可估量啊,不過,也有人十六歲中的秀才,終其一生都沒有中舉的,有的人運在前,有的人運氣在後面,萬不可懈怠呀。”

幾位秀才連聲道是:“多謝太爺教誨,學生謹記在心,去了府學必然戒驕戒躁,不敢怠慢學業半分,心無旁騖準備後年秋天的鄉試。”

武念恩點點頭,命人取來四箱子書,他抽出一本翻開來道:“這是《四書》《五經》中擇出來關於歷年鄉試中考過的,有時文,有問對,還有我那些考中了進士的同年後來又寫的文,你們可以看看,市面上的書都很籠統,沒有這個簡潔,專門對鄉試的。”

這可是稀罕東西,市面上沒有這類書的,且全是手抄,沒有影印本,幾乎是沒有流傳出去的。

這時候他們才想起來,眼前的縣太爺,是個沒考中進士的舉人出身,據說前些年捐了個同進士,不過對於他來說,對於升官可能就沒有什麽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