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謝家的舊事(可跳系列)

◎“文相要召他回京?”◎

那時謝熠剛在外省的一個知州府中謀了個書吏的小職, 等他得知謝回退婚之後趕回去,聽到的卻是顧若華被顧家送往城外尼姑庵靜養的消息。

謝熠立刻去城外的尼姑庵找人。

因為他娘是個妾室, 打他記事起, 他們母子在謝府裏活得很謹慎,他娘從來不敢穿新式樣的衣裳,只怕搶了正房夫人的風頭,他幼年時讀書比族中的兄弟都好, 卻不敢在夫子面前露頭角, 處處避讓著小他兩歲的嫡子謝回, 謝熠記得清清楚楚, 他十歲那年, 嫡母顧夫人的兄弟顧志行來揚州投親,一家老小住在謝府, 過年的時候他們去給顧舅舅磕頭,顧若華端著盛著糖果和銀元寶的盤子挨個給他們發壓歲錢, 輪到他的時候, 她眨著黑琉璃般的笑眸叫了他一聲“大表哥”, 沒有嫡庶之分, 在她眼裏,他謝熠就是謝熠, 和謝回是一樣的,那天他怔了許久,一下子就記住了她看向他的溫和清澈的眼神。

顧家在謝府住了一年多之後就買了宅子搬出去了,顧家的小輩常到謝家來玩,他們也常到顧家做客, 幾年之後, 謝熠有一次聽見嫡母顧夫人說, 顧、謝兩家這麽親厚,小兒女又常在一處玩,不如親上加親做一門婚吧,他爹謝慈仁說道:“要論年紀,只有回與若華相當,只是他太過淘氣,不知他舅舅肯把若華許給他嗎?”

老五謝冉雖是穩重有君子風度,但比顧若華小了整整六歲,歲數差得太多,難成婚配。

顧夫人道:“回兒年紀還小,等大了就好了。”

“一切等秋闈之後再說吧。”謝慈仁推諉道。

其實謝家的兒子當中,謝熠還沒說親呢,但他一個庶子,這種好事情定然是落不到他頭上去的,他也沒敢對顧若華生出這種心思。兩年後的鄉試之中,他替謝回考了解元回來,顧夫人感激他,親自為他張羅了一門親事,不久之後謝熠娶了親,很快便離開謝家帶著新婚妻子到外省謀職去了。

他聽說秋闈之後謝回和顧若華訂了親事,原本很快要娶她過門的,只是第二年開春他祖父過世,這樁婚事就延後了。

出了孝期,謝回次年上京趕考落第,回鄉後指天發誓不考中進士誓不娶妻,又將娶顧若華過門的事給拖了下去。

那時候顧夫人因為頭痛之症臥病在床,顧若華時常以兒媳婦的身份在她床前侍奉湯藥,大抵也就是那會兒一來二去的被謝回甜言蜜語哄成他的人的。

再後來,謝回第二次進京趕考,不知怎麽就得了主考官的青眼,他那般平庸的文章竟被力排眾議點了二甲進士,殿試問對時更是憑著一張巧舌贏得了睿元帝的喜愛,立刻賜他進翰林院當了編修,又召他進禦書房說了幾次話之後就時常帶在身邊,或討論朝廷大事或者君臣一同去行宮遊玩,得知他尚未娶妻生子,又將第十二女永福公主秦綺許配他為妻,後來秦綺因為頂撞嫡長公主失去帝心,又改為婚配姜皇後的娘家侄女姜寶璐,這十多年可謂聖眷隆重啊。

……

等謝熠在尼姑庵找到顧若華,她已經身懷六甲好幾個月了,眼神直愣愣看著他,口齒不清地問他:“大表哥,那次秋闈……你不該落第的對不對?”

她自小就住在謝家,對謝家表兄弟們誰擅讀書做文章心裏有數,當謝熠落榜而謝回考中解元回來,她一想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謝熠本就有苦說不出,被她這麽一問,更是羞愧得說不出話來。

顧若華額上青筋凸現,她搖著頭說道:“你要是沒幫他就好了。”

謝熠看著她形銷骨立的樣子,怎麽也沒想到如花似玉的她會落到這般田地,霎時,他對謝家的心徹底冷了,當晚就帶雇了輛馬車,把人帶走了。

他原本打算將顧若華接走後待她生下孩子,把孩子養在他名下,再找個合適的男子將她嫁了,誰知道無論他和妻子怎麽悉心照顧,在產下顧思炎沒幾天之後,她就撒手人寰了。

顧若華臨死前回光返照,她拉著謝熠的袖子哀求他:“就叫……叫顧思炎吧……此生不要他與謝回相認……”

思炎。

其實她最開始心悅的是謝熠,而不是謝回啊。

只是後來謝熠不聲不響地成了親,又很快離開謝家遠走他鄉,她才逐漸把心轉到了謝回身上。

那人在考中進士之前原也是心思細膩,待她極好極體貼的……

看著她在自己眼前一口氣一口氣倒出來,到最後完全沒了氣息,謝熠猛然一陣心痛,失聲痛哭起來。

對,要是他當年在鄉試時沒有在試卷上寫謝回的名字,沒有考中解元,謝回就不會進京,也不會退了跟顧若華的這門親事了。

是他害了顧若華啊。

謝熠恨死了自己,他後悔啊。

自那之後,他便把顧思炎帶在身邊當作親兒子撫養,但他心痛的毛病時常發作,到後來又合並了心悸之症,沒過幾年就死在外省的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