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儒

◎“我考個進士還需要備考?”◎

驛卒的身後跟著朝廷報喪官的馬車, 上面同樣懸掛著白幡。

睿元帝駕崩了。

好多人聽見這個消息,雙腿一軟跪到了地上, 旋即有大哭的, 還有發了神經似的大笑的,有四散奔走相告的,還有像個沒事人一樣的……總是,頃刻之間衛景平的周遭出現了一片混亂。

“肅靜。”衙役們立馬出動了去維持秩序。

衛景平擡頭看了哆嗦著手給他遞上身份文書的塵滿面的青年男子:“你叫什麽名字?”

他在管理戶籍人口的苗懷信那裏報了道摁了手印, 又來衛景平這裏領氈帳和安置銀子。

那人的聲音沙啞不堪:“小人叫繁榮。”

衛景平下意識地看了看他的身份文書, 當他看到上面打著“鹹州府犯官樊先之子”的黑印時, 怔在了那裏。

“家父對不住您, ”樊榮哭著說道:“衛舉人……家父是罪有應得……我心裏一點兒都不恨你……”

當年為難衛景平的樊先已經在去年秋後被判了斬立決, 樊榮被甘州府抓去審問了一輪,本來要判流刑的, 但他恰好遇上朝廷新置龍城郡,逃過了流三千裏的苦罪, 到龍城郡來了。

“都是過去的事了, ”衛景平給他寫好去領物資和銀子的憑據:“不是樊公子的錯。”

去年鄉試放了榜, 他似乎聽衛景川說過樊榮的事, 當時還唏噓了很久。

衛景平不是小肚雞腸之人,自然不會為難樊榮, 見他站在那兒遲遲不肯走,勸道:“快去吧,安頓下來之後這裏或許要開辦官學,到時候或許還要用到你這個秀才公呢。”

“謝謝衛主簿,謝謝……”樊榮這才低垂著頭慢慢挪走了。

衛景平一連接待了三五撥犯官眷屬, 正想喝口熱水緩一緩, 柳承玨那裏來喊人了。

他趕緊去了柳承玨處, 到了見同僚們個個滿面惶惶地跪在地上等著宣讀聖旨,他也趕緊找個位置跪下了。

朝廷的聖旨通篇就兩件事,一說各地要為睿元帝守喪,國喪其間不得這個不得那個的,二說新帝登基了,朝廷不拘一格選拔重用各地的人才,後年的恩科照舊舉行,期望龍城郡的士子早早準備起來,早日進京趕考,不要荒廢了學業雲雲。

估計發往各府、州、縣的聖旨都是一樣的,就這兩件事情罷了。還有件事,是柳承玨給報喪官獻了殷勤之後打聽出來了,那就是,新帝登基之後,很快就加封謝回為中書右丞相,還兼領戶部尚書事,而睿元帝臨死之前托孤的左丞相文嬰,則罷相而去,外放任柳州知府去了。

震動朝野。

衛景平的內心有些復雜,正月期間他才下筆寫完文嬰年前寄給他的題目,許久不做八股文章,下筆的時候竟手生了,光破題和承題就改了三四遍才覺得捋順當了。

得虧龍城郡的驛卒不夠用,他還沒來得及將這篇八股文章寄給文嬰呢,這就聽說對方被罷相外放了。

一時間,不知道是說顧世安有遠見,還是他比較幸運,總之,沒有被朝局的動蕩波及到。

柳承玨叩首之後接過來聖旨,等送走報喪官,他掃了一眼下屬同僚:“傳下去,三個月之內不許辦婚嫁等喜事,不許歌靡靡之音,不許聚眾飲酒作樂,余下跟農耕生產等無關的事,也都暫且擱置吧。”

守國喪要緊。

一幹官吏:“是。”

柳承玨跟個老父親似的婆媽道:“各位先前未考取進士功名的,有時間多讀書。”

旁晚時分,衛景平忙了一天的公務回去,一進氈帳就看見顧世安坐在裏面等他:“謝回,當上右丞相了?”

衛景平點點頭:“嗯,他如今位極人臣了。”

顧世安沒有作聲。

過了片刻,他才說道:“後年的春闈,我同你一起進京趕考。”

衛景平:“……”

顧世安拍了拍他,苦笑道:“想什麽呢?我春闈下場應試又不是去沾謝回的光的。”

衛景平:“謝大人不是夫子的親三哥嗎?”

怎麽總覺得兄弟倆形同陌路似的。

“三哥又怎樣?”提到謝回顧世安不願意多說:“我想考進士只是因為我想做官了,不是因為他。”

衛景平訝然:“那夫子眼下是讀書備考還是要籌辦官學?”

“辦官學。”顧世安睨他一眼:“我考個進士還需要備考?”

衛景平:“……”

被碾壓了,不開心。

官學當然要辦了。

顧世安因為要守國喪娶不成媳婦兒了,怒而上書柳承郡,要趕緊辦個官學讓自己有事幹就不時刻惦記那事了,他連名字都選好了象峰學院。

放話說只要柳承玨允肯辦學,他就將當世著名的大儒陸譫請出山當主講,此人出身九世公卿、闔門百口的京師大世家,他幼而察惠,二十歲那年一舉奪得京師春闈的狀元,因為名氣太大,睿元帝召他在朝堂與群臣辯論,最後無一人的才學和見識能超越此人,聘為東宮太子太傅,在宮中教授太子與諸皇子二十余年後辭去官銜,遊歷天下,聽說他這些年落腳在福建的武夷山隱居著書,因此當世又稱他為武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