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香車壹號

◎“妾先頭來的,一眼就看中了這輛馬車,妾為什麽要讓。”◎

沒人細細去聽他後面說的“模型”二字, 雲驍帝帶著群臣齊齊一愣怔:記裏馬車。

這是什麽要錢的路數,新鮮。

陳老大人眼花, 愣是把同僚們這瞬間的好奇看成了期待, 他愈發老當益壯,從懷裏掏出個工部員外郎董柯改良的記裏馬車的模型放在白玉台階上:“陛下,諸位大人請看。”

別說,這記裏馬車的模型造得堪稱精妙, 當作一件工藝品擺在家裏都使得, 於是紛紛饒有興致地盯著它看。

等陳家川拉著馬車轉了十圈, 車頂上的木偶小人咚地一槌敲響鼓的時候, 侍奉雲驍帝上朝的太監們興奮地拍了個手:好木活兒。

麟德殿裏的群臣們也擡手想呱唧一下, 只是擡到半路猛然意識到不對勁,他們怎麽能給攛掇皇帝花錢或者來要錢的工部尚書鼓掌叫好呢, 於是又不動聲色地收回了手。

雲驍帝:朕懂了,陳老大人是想跟朕說這種馬車看起來有面兒坐起來有趣兒, 工部想把六部的馬車都換成這種的……咳咳……

這個工程好啊!

可是……雲驍帝一攤手:就是朕窮, 朕沒錢, 愧對工部這些能人啊。

群臣們此刻也是吃冰棍拉冰棍, 沒話了,他們每日上朝或者外出辦公差時何嘗不想坐一輛這樣看起來精美豪華的馬車, 奈何缺銀子,只能在心裏重溫“布衣暖,菜根香,走路健身”的箴言,待會兒等工部尚書陳家川一張口向陛下建議給各衙門換公差馬車, 他們就立即擡出“節儉則昌” “君子以節儉避難”諸如此類的大道理, 對此咬牙違心堅決說“不”。

陳家川唾沫橫飛:“……陛下, 謝員外郎在奏疏中說,要是造成這樣的馬車,最先投放到京城各首飾、裁縫、胭脂鋪等女子多往來的路口,必是有生意可做的。”

顧世安在奏疏中分析寫道,記裏馬車運營起來的關鍵在於頭一撥顧客,而這頭一撥顧客,他定位到京城裏小富即安人家的女子身上。

這些人家裏多數沒有馬車、馬車夫,即使有的,或許男子辦事要用,輪不到伺候她們出門,要是她們想出去逛逛或者買些東西,只能搭乘別人家的馬車,多數時候蹭不到順路的,只好腿兒著出門。

顧世安說他在裁縫、胭脂鋪門口留心數日,聽見不少婦人抱怨走路走得腳痛,要是有專門的馬車隨時隨地能坐,想去哪兒就拉她們去哪兒,花費不多,一裏地才5-6個銅板,三裏地15-18個銅板的話,他覺得她們願意花這個錢。

因此他將頭一撥顧客的主意打到京城的女子們身上,所以在畫記裏馬車外形的時候,格外注重馬車的美觀。

工部員外郎參照鄭家打造出來的原始模型,又比著顧世安的畫制作,最終完成的記裏馬車模型是這麽華麗麗的風格,甚至能媲美唐朝貴族女子出行乘坐的油壁車了,以達到先頭吸來一撥女子顧客乘坐,打開市場的目的。

……

嗯?

這記裏馬車是用來做生意的?

工部不問皇帝要銀子,要自己做生意賺銀子?

群臣們的心情登時變得老復雜了。

“是謝冉的主意,”雲驍帝立刻轉了口風,一雙鳳目刹那來了精光:“呈上來給朕看看。”

他從推行榷酒曲令中得了甜頭,時常摸著府庫裏白花花的銀子暢想,要是再添一項這樣斂銀子如流水一般的進賬,一年半載下來,他手頭就沒那麽拮據,後宮能選秀添些年輕的佳麗,修個宮殿什麽的,能過得像個帝王了。

難道這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不,好事似乎來了,你聽,工部說有個記裏馬車的生意要做,還寫了這麽後的奏疏,定是什麽都想周全,只差臨門一腳他點頭同意了。

雲驍帝恨不得一揮手叫他們立刻擼袖子大幹去。

但是他還得端一端,雲驍帝輕瞥呈上來的奏疏一眼,淡聲吩咐大太監李桐:“李桐,念。”

他要聽,也得讓眾愛卿陪著聽聽這奏疏上的內容,叫他們都學著點兒,瞧瞧人家工部是怎麽替朕著想的。

大太監李桐亮起他陰柔尖細的嗓音,捧著那本磚頭厚的奏疏,一字一字念起來。

啊這,通篇都是生意經啊。

他每念一句,群臣的頭就往下頭縮一縮,到後來恨不得將臉埋到土裏,他們造不出記裏馬車,也寫不來謝冉謝員外郎這樣深入淺出的奏疏,慚愧啊。

一個多時辰過去,李桐終於把奏疏念完了。

但凡再多一個字,他嗓子就廢了。

“諸位愛卿都聽清楚了吧?”雲驍帝換了個坐姿,目光掃了眾公卿一眼,意味深長地道:“要是都能像陳尚書和謝愛卿這般肯琢磨事兒,朕該多省心啊。”

狠紮群臣的心呐。

眾公卿紛紛跪下道:“臣願意配合工部推出記裏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