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著道

◎“老柳,多大歲數了還喊人姐姐,臊不臊得慌啊你。”◎

硬著頭皮住在媚苑查案, 柳承玨沒辦法,只能起了個“聽驢叫”的諢名, 扮成失意才子的模樣, 天天跟歌妓們廝混填艷詞麗賦,幽幽怨怨之中傾訴小情小調,醉生夢死慵懶不堪。

公子有才,贏得了媚苑名姬們的疼愛, 她們怕他重蹈奉旨填詞的覆轍, 為天子所不喜, 日後科舉不順, 因此從不問柳承玨的真名, 只忍著俗氣呼他“聽驢叫”,那時候, 只要媚苑新作了曲子,就求他幫忙填詞, 名姬間爭得面紅耳赤, 互扯頭花是常有的事情, 那場面要是放在後世一點兒都不輸給頂流, 分分鐘可能出現踩踏事件。

而只要柳承玨填詞的新歌一經傳唱出去,便橫掃京中各大青樓歌曲榜, 成為名姬們唱率最高的歌曲。

不光名姬們愛他填的詞,就連前來光顧聽曲兒的公子、富商聽到唱的是柳承玨填的歌曲,出手打賞會格外大方些。

甚至數倍於別歌曲。

就這麽受歡迎。

三個月後柳承玨揪出了關鍵線索,大理寺一舉破了大案,他也因此立了大功, 三年後直接升任大理寺少卿。

打那之後, 名噪一時的聽驢叫才子一日忽然隱匿蹤跡, 再沒在京中的青樓裏出現過,讓名姬們傷心欲絕。不過人雖不見了蹤影,但不久有人發現京城的梅花書坊發售了一本叫《蓮兒》的話本,話本的著作者竟是聽驢叫!

名姬們喜極而泣。

……

“衛大人,”柳承玨真不愧是在大理寺為官的人,很快他毫不含糊地詰問道:“你處心積慮打聽本官的舊事,到底想幹什麽?”

“本官的大理寺也能跟工部一般,同衛大人聯手幹番事業?”

值得你衛四這麽關注。

“還有,聽你的意思是認定本官就是聽驢叫了,衛大人到底是找本官還是找聽驢叫?”

一連三發問,反客為主。

衛景平:“……”

他心道:柳大人這麽機靈,以後審案時候一定最能抓住案件的精髓要義,讓百姓稱一聲“柳青天”。

歪了歪了,衛景平重新給柳承玨斟了杯酒,本來就有求於柳承玨,他無不坦誠地道:“柳大人聽說過‘發商生息’嗎?”

“本官看過你殿試策論的墨卷,”去年龍城府也刊印了狀元郎衛景平的策論文章,柳承玨說道:“讀到‘發商生息’四個字之後,本官特地翻看了不少資料了解是怎麽回事。”

懂就好。

衛景平自謙地客套兩句:“柳大人覺得朝廷推行‘發商生息’,開辦錢莊可行嗎?”

“衛四,我愚鈍,就說你要開辦錢莊,不找富商大賈,”柳承玨說道:“盯著聽驢叫做什麽?”

圖“聽驢叫”這仨字別致好聽呢?

衛景平:“柳大人知道京城借貸的利息是幾個點嗎?”

柳承玨當然知道這個:“月一分五厘①,年利率為百分之十八。”

月1.5,年18%。

衛景平說道:“要是朝廷開個錢莊,一年的利率只要3-4分,你說民間急需用錢的商賈找誰借?”

“要是商賈、百姓、士大夫手裏有暫且不用的余錢存入錢莊,每月有一分上下的利率收益,”顧世安說道:“柳大人覺得他們還會把錢財藏在家中嗎?”

柳承玨的腦子飛速地轉著:“你們是說用存進來的錢再房貸出去,錢莊賺利息的差價?”

“柳大人聰明,”衛景平笑道:“我就是這麽打算的。”

顧世安:“柳大人,我們丁點兒沒有隱瞞地把絞盡腦汁想出來立功的辦法告訴你了,為這份信任,不幹一杯嗎?”

柳承玨沒辦法,只好陪著他喝了一大杯杏花酒。他眯著眼道:“去年戶部和工部沒少賺吧?”

尤其是記裏馬車這個工程,他每每想起來都想拍案叫絕。

顧世安說道:“去年年底兩個來月,工部一共投放了109輛記裏馬車,統共盈利47萬兩銀子,不算少。”

朝廷用這40萬兩銀子給京官發了過年的年禮,過了個體面的年。

“戶部去年一共補齊府庫虧空70余萬兩銀子,”衛景平補充說道:“一開春總算可以撥付欠著地方修渠挖河溝鼓勵春耕的錢了。”

去年就說要鼓勵農耕,但戶部只是喊一喊,沒銀子拿什麽去鼓勵。

這回大約可以動點兒真格了。

柳承玨又被顧世安想著法子灌了一杯酒,他倆年歲不下上下,柳大人沒辦法倚老賣老耍賴不喝,聲音漸漸發飄問道:“衛四你還想給朝廷賺錢啊?”他心道:你現在就得釘在翰林的名頭,要掛滿三年,戶部主事的實職上不能動,兩年後才能升官知道的吧。

一個榷酒曲令和記裏馬車足夠兩年後官升兩級,何必再勞心勞力,萬一一個不慎辦砸了,豈不是毀了大好前程。

“錢莊籌劃起來到能正常運轉盈利,沒個幾年的時間準備是不行的,就算今年著手,開辦起來也是兩三年之後的事情了,”衛景平知道他的言下之意,說道:“這還沒算上中間出點兒什麽意外,一切入預料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