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昏禮

◎此刻朝霞滿天,春風花草香,正是迎親的吉時。◎

一眼看去, 來道賀的人穿紅著綠,全是官老爺, 那可不, 光翰林院、戶部和工部這些官員及其家眷、隨從就有千余人。

加上周、杜兩家的親朋好友,京城中的熟人好友,跟衛景英交好的羽林衛的兄弟們,好家夥, 來赴宴的足有小兩千名賓客。

最起碼得六七十桌, 要辦這麽多人的宴席, 衛家肯定招待不了, 只能另想別的辦法。

年初聽聞衛景平娶親的消息, 京城裏兩大知名酒樓,樊樓和譚家菜館紛紛找上門自薦, 都希望自家酒樓能承辦這次婚宴,這可是難得的一次性見到那麽多達官貴人的機會, 誰不想要。

樊樓的大掌櫃樊一先前在衛景平手裏折了一個孫子樊顯榮, 另一個孫子樊和卻因禍得福, 掙到了考功名的機會, 他很爭氣,去年考中秀才, 樊家上下歡喜得不行,和衛景平之間的齟齬漸漸淡了,尤其樊和這一房,總說衛家的好處,樊一又生了結交之心, 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這次機會來了焉能放過, 自然要萬分殷勤地遊說衛家在樊樓辦酒。

譚家菜館也在打算盤:要是衛景平這場盛大的婚宴由他家來承辦,日後多的是上門來沾衛景平官運喜氣的,他們光打這張牌,說不定生意很快就蓋過樊樓成為京城第一大酒樓了……

在這兩大酒樓清場辦酒宴,衛景平覺得過於張揚了,要是當天阻了哪位王孫貴胄前來吃喝的興致,人家氣不過鬧起事來,那就難看了。

是以衛景平一個都沒選。

二月底,他在離衛宅不遠的地方租下來一處私家園林,這座園林是南邊的一個富商的,占地不大但布局精巧雅致,園子內空闊處平坦無遮擋,足以擺下兩千人的酒席。

有了場地後,他本來想在京城周邊請大廚來做菜操持婚禮當日宴席的菜肴的,誰知遠在上林縣的繁樓的掌櫃許德昌得知後,寫信過來自薦,說他能帶著繁樓和上林縣其余知名酒樓的大廚,共五六十人前來為他張羅酒宴,算是上林縣送他新婚的賀禮……

衛家見到信後樂不可支,衛長海道:“要我說啊還是許掌櫃來操辦妥當。”

本來衛家的兒子們娶媳婦兒都該回上林縣祭了祖,在當地辦婚禮,宴請街裏街坊熱鬧一頓的,但他家這種情況,四個兒子誰都告不了月余往上的假回原籍成親,只能就地辦事了。

衛景平想了想說道:“那就聽爹的安排吧。”

許掌櫃雖圓滑但不失敦厚,他還是信得過的。

這件事定下來後,四月初,許德昌帶著上林縣的大廚們進京,住進了衛景平租下的園林裏,開始著手籌辦婚宴菜肴之事。

“衛大人,”衛景平來跟他道謝,許德昌看著當年最初在繁樓幫工的小豆丁長成了長身玉立一身貴氣的青年人,眼中含著欣慰說道:“許多年沒見過面了……”

自打衛景平十一歲上中了秀才而後到府學去念書後,他就沒怎麽見過他了。

“許掌櫃還是叫我‘平哥兒’吧,”衛景平對他作了一揖:“您這次進京來幫我,耽擱家中的生意,叫我怪過意不去的。”

許德昌:“平哥兒你這就見外了,看到你這樣,我恨不得把酒樓開到京城裏來啊……”

人老多情,他說著都快哭了。

“見外的話不要說了,”他又道:“我看這裏的桌椅不夠,平哥兒你看看能不能借一些來?”

他都恨不得從上林縣拉千余套來了。

“這事兒我來想辦法。”衛景平說道。他租桌椅的同時,還從京城裏有富裕夥計的酒樓請來了四五十名幫工,至此,除去食材外,齊備了。

許德昌來的時候從上林縣拉了兩大車幹貨食材,什麽銀耳,黑木耳,竹蓀,猴頭菇,腐竹,輔料花椒麻椒胡椒……是應有盡有,余下的生鮮食材就只能在京城裏采購了。

他列了個清單,足有十幾頁紙那麽厚,次日就給大廚們塞了銀子,讓他們分頭采購新鮮的食材去了。

要說春天辦婚禮好,瓜果蔬菜自不必說,就說各種肉類海貨都能提前一兩天采買回來,稍放一些冰就能保鮮,不像夏天,只能當天買了當天做菜,放一夜就嗖了。

……

許德昌拿出畢生的本事,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衛景平的婚宴辦好。

衛景平也沒有閑著,他告了十天的婚嫁,在園子裏布置了蹴鞠,投壺,抹牌的娛樂場地,預備給那天來得早的賓客們找個樂子,總之不能讓人家來了幹坐著等開席吃飯吧。

……

婚禮這天,頭一撥來到園子裏恭賀衛景平新婚的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徐泓他們,翰林院清閑,一到散值的點就結伴過來了,為什麽散值了來呢,因為當朝迎親是在黃昏時分,古人覺得黃昏時分是一天的陰陽相交之時,此時男婚女嫁順應天地,正是敦夫婦之倫的時辰,所以“婚禮”其實應該叫做“昏禮”,是這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