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再到邊關

◎啊哦,都是影帝啊。◎

他說的進士, 今年各府金榜題名的一共236名,不算賜同進士出身的後152名, 余下進士及第和進士出身的86名之中, 朝廷的32個府裏頭,單一個應天府就占了十一名。

不得不叫人感慨應天府文風之盛。

謝映微微靦腆地笑道:“還是衛大人心細,在下竟不曾留意這些。”

他是真的沒數應天府一共中了多少名進士、同進士來著。

衛景平:“……”

得,又把天給聊沒了。

同一桌的柳承玨輕咳一聲, 他看了眼衛景平, 促狹地說道:“本官怎麽聽說, 各府現在不數考中進士的人頭了, 一心只求出個像衛大人這樣的英才, 好說出去有面子呢。”

少年狀元郎,三年而戶部侍郎, 執掌天下錢谷、貢賦,沒有誰比他更有出息了。

連帶著出身甘州府的士子都巴不得把“我和衛景平是同鄉”寫在腦門上, 開口閉口“衛大人”, 生怕別人不知道衛景平是甘州府人氏一般。

竟沒辦法反駁, 衛景平:“……”

論擡杠, 柳大人是個能手。

在座的新科進士們都無聲地笑起來:“柳大人說的極是。”

柳承玨說的沒錯,可不是, 如今各府誰還數人頭論堆呢,一門心思憋著口氣想培養出一個跟衛景平有一拼的士子呢。

這桌的新科進士們都慢熱,到了瓊林宴中途禦賜簪花的時候,才慢慢有幾個人說起話來,衛景平聽著他們愉悅的談論, 心裏頭輕松不少:終於可以悶頭吃菜擺爛了。

結果天不遂人意, 他剛吃了兩口佛跳墻, 味蕾才打開,打算再來兩口的時候,宮中的太監過來宣旨:請他和新科狀元謝映即刻入宮面聖。

衛景平掃了一眼滿桌子的美食,在一眾新科進士們唏噓的目光中,他頗為不舍地理了理衣裳,和謝映一道進宮去了。

雲驍帝今天心情不錯,二人一進去他就對太監說道:“給二位愛卿賜坐。”

弄得衛、謝大人受寵若驚,發怔了一瞬才恭敬地落座。

他二人坐定後,雲驍帝對衛景平說道:“謝愛卿向朕提議廢除榷酒曲令,衛愛卿知道這事兒嗎?”

“回陛下,”衛景平和謝映對視一眼:“臣聽說了。”

雲驍帝微微頷首:“衛愛卿覺得可廢除嗎?”

衛景平恭敬地回道:“臣以為,是時候廢除榷酒曲令了。”

榷酒曲令,從大處來說,是個與民爭利的事,要不是當初朝廷過於缺錢,也能拿它來應急,斷然不能長期推行下去;就他個人來說,這件事給他招來了不少的非議,沒有誰比他更想廢除榷酒曲令了。

雲驍帝看了眼謝映:“看來兩位愛卿想到一處去了。”他慢吞吞地說道:“朕也和你們的想法一樣。”

有了記裏馬車和正通錢莊這兩棵搖錢樹,他的胃口漸漸地大起來,甚至有點看不上榷酒曲令的“那點兒”銀子了,雲驍帝道:“衛愛卿,你們戶部出個告示給各府送去,從明日起,各地不再施行榷酒曲令。”

他讓戶部去辦這件事而不是直接下聖旨,很明顯,這是賣了衛景平個好。

“是,”衛景平聲調平常:“臣領旨。”

由他提出,始於京城,推行了三年的榷酒曲令就這麽終止了,他心道:對於市井商賈小販來說,該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吧。

商定好廢除榷酒曲令之事,而後雲驍帝竟跟謝映拉了句家常:“謝愛卿近來可曾與你三叔謝開陽見過面呀?”

謝映想了想,面上毫無情感地回道:“去年春節微臣的三叔回到揚州故裏,微臣見了他老人家一面。”

彼時叔侄二人之間除了寒暄似乎也沒有什麽親近的話可說,畢竟謝回不大看得上他這個庶侄,他不好往人家跟前貼的。

雲驍帝點點頭,他有意無意地瞥了衛景平一眼:“謝開陽閑雲野鶴,過的比朕都舒坦。”

雲驍帝自顧自地說完,從袖中抽出衛景平半個多月之前寫的關於在龍城府外修築防禦工事的折子:“朕看了好幾遍衛愛卿的折子,朕怎麽覺得衛愛卿所提的防禦工事,是個很艱巨的事情啊?”

衛景平:“陛下英明,此事想要辦好確實不易。”

搞建築有多苦,懂的都懂。

雲驍帝呵呵笑了聲,忽然又換回威嚴的神情:“衛愛卿有所不知,年初北夷和西羌一塊兒請求我朝嫁公主過去和親,”他語調轉為黯然:“公主們不是朕的妹子就是朕的女兒,一想到遣她們遠走西北和親,這輩子就再也見不到了,朕揪心呐……”

“於是朕把心一橫,”他說道:“明知修築防禦工事艱難,但朕還是打算采納衛愛卿的提議,在龍城府外修築防禦工事,以安我朝西北邊關,不讓公主背井離鄉嫁給胡人……”

他大抵被自己的話說感動了,眼睛沾了點兒濕潤,忙擡袖子去拭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