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

當符清兒將符彥卿的推薦信上表朝廷之後,在廟堂在開封,乃至於大周都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原本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一並舉薦羅幼度已經引起不小的震撼了。

這一入職不過兩個月的小人物,居然在同一時間得到了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的舉薦。

範質、王溥乃是當朝宰相,魏仁浦的權勢亦等同宰相,皆是大周政壇頂峰人物。

但是絕大多數人對於羅幼度都抱以看戲的心態。

只要了解羅幼度崛起經過的都清楚,拋去他自身在開封府的本職斷案工作不談。

真正亮眼的只有三件事,其一,給了魏仁浦一個台階,了卻蔣繼隆被殺案。其次洞察先機,先一步察覺難民潮齊聚開封,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最後當街以七品小官,當街緝拿四品右監門將軍,並且將之遊街斬首。

除了開封難民潮一事,其余兩件事情都將軍方得罪的死死的。

再天才又如何?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天才通常死於早慧。

在這個重武輕文的時代,兵權就是一切。

因次序崩壞,上下級的兵卒將官對於皇帝的概念很薄弱,絕大多數的兵士只認上司大將,而不知皇帝。

天下割據勢力十數起,有大半都是大將領兵鎮守一方,鎮著鎮著就自立了。

一個沒有背景的人,居然敢得罪手握兵權的軍方,簡直不知死是何物。

從腳踹趙匡義開始,就有人想著,他要倒黴了,他要遭殃了。

結果羅幼度是越活越滋潤,從小吏到法曹從事,再從法曹從事到法曹參軍,這期間不過一個月。

接著他又惹了王繼勛,還將他遊街殺了。

又有人覺得這一回,他總該倒黴了。

然而羅幼度又跟李重進這個廟堂第一把手扯上了關系。

現在更好了,符彥卿也冒出來了,給他寫舉薦信。

作為大周第一軍閥,皇帝的老丈人,手上精兵強將無數的符彥卿的威望地位遠不是李重進可以相比的。

甚至於範質、王溥、魏仁浦這三個人的聯名舉薦,都比不上符彥卿一人一句話。

符彥卿的這一手推薦,直接讓羅幼度這三個字推向了整個大周。

震撼,嫉恨無處不在。

這其中最憤慨的莫過於趙匡義。

趙匡胤是真的將恩怨放下了,但趙匡義卻一直惦記在心,難以釋懷。

尤其是他心思深沉,最愛胡思亂想,而且諸事不順。

平心而論趙匡義混得確實不錯,他仗義疏財,為人“敦厚”,又有一個英雄一般的大哥,年紀輕輕就在軍中任職,不論起點還是地位都要遠遠高於羅幼度。

但是與羅幼度的如魚得水相比,現在的趙匡義表面上風光無限好,內地裏的冷暖,卻唯有他一人知道。

“俺哥說了,咱們愛咋玩就咋玩,別惹事就行,他就不湊合了。”韓重德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趙匡義卻仿佛受到了巨大的羞辱,拳頭緊握,牙齦都要咬出了血。

什麽叫愛咋玩就咋玩,別惹事就行,真當自己是蠢二代了?

趙匡義一直都很羨慕自己的哥哥,走到哪裏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士卒的崇拜,將官的尊敬,上司的器重,君王的信賴。

他也一直想融入哥哥的圈子,但是付出了那麽多的努力,他永遠都是趙匡胤的弟弟。

結識的所有將官都對他很是友好。因為他是趙匡胤的弟弟……

不管他怎麽努力,他都是趙匡胤的弟弟:一個憑借哥哥功績混入軍中的二世祖。

趙匡義能夠感受到四方友善中帶著的那一絲鄙夷。

一個沒上過戰場沒有軍功卻混入軍中的文人。

在這個以武為尊的時代,莫說是高級別的將官,就算是最低級的小兵,都看他不上。

趙匡義想著自己為了讓那些人刮目相看,甚至不惜替人硬背殺人命案,給一個混蛋當眾踹了屁股,結果依舊沒人進入趙匡胤的圈子。

找對方喝酒,換來的居然是這話。

深感給羞辱的趙匡義,眼淚都要出來了。

“媽的,什麽世道!”李繼偓氣沖沖的出現在了趙匡義的面前。

除去那些掌權的軍方大佬,趙匡義在給大佬庇佑下的紈絝兄弟心中,地位還是很高的。

作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節度使李繼勛的弟弟,一受委屈了就來找自己的好兄弟傾述。

趙匡義強堆著笑臉,說道:“怎麽了?”

李繼偓道:“還不是那個羅幼度!兄長不是讓我去請我哥喝酒?這還沒開口呢,就給他訓斥了一頓。人家羅幼度升官了,就升官了嘛。關我們什麽事情,他生哪門子的氣。自己沒本事救下王繼勛,就將氣撒在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