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周宗的小心思

羅幼度念叨著來日方長,收起了心裏泛起的那片漣漪,向著自己的嶽父大人道:“舟車勞頓,城中府邸已經收拾好了。請嶽父大人上車,先回府休息。”

他做了請的姿勢。

周宗點了點頭,走在前頭。

周娥皇大大方方地盈盈萬福。

羅幼度露出了一個自問最帥氣的笑容。

見三人上的馬車,羅幼度領著一行人往揚州城裏行去。

隨著南唐軍撤出揚州,向訓暫時接管了揚州的防務,郭榮也從和州遷移到了揚州,準備在揚州隆重接待吳越國國王錢弘俶。

因揚州新得,守衛深嚴,一路上皆有兵士巡邏。

往來兵士見到羅幼度一行路過,莫不是頓足敬望。

周宗在車內見狀,亦忍不住道:“以文人之身,能在中原大地闖出今日成就,委實不容易。”

周娥皇也不知覺地點了點頭,眼眸中閃過一絲心疼。

在長江之上,周娥皇已經從周宗口中得知羅幼度這些年的經歷了,也了解了一些當年的事情,知道羅幼度當年隨著母親北上投親,但娘家人為契丹殺盡,孤兒寡母外加一老仆在開封艱難地求生。

周娥皇所在的江南可謂人間天堂,不止一次聽從北方中原逃到江南的士人說起中原亂象。

說那裏賊匪橫行,群魔亂舞,道德義理尊卑不在。

兵士能擅殺節度使,就是因為節度使不帶他們劫掠百姓搞錢。

節度使更是目無君上,將反叛自立視為理所當然之事。

周娥皇性子本就溫順,自小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著華夏古代女子最美好的品性,賢良淑德。

盡管過程是陰差陽錯的,但在她的心底羅幼度已是自己的夫君了。

想著自己未來的夫君,生處於這種亂世,靠著自己闖出這份事業,揚名天下。其中必然是無比艱辛,即是自豪,又有一些心疼。

一行人入得揚州城。

今夕的揚州城遠沒有唐中後期揚一益二的風采。

城中屋舍陳舊,甚至有一些破敗,街道的管制亦不盡如人意。

明明是大街,偏偏有人的屋舍能夠擴建至街道中間,強占一半土地,只留下半條街道行走。

“唉!”

周宗在車內見城中景象,長嘆了一聲,道:“這離別多年,揚州竟落得如此田地。”隨即憤然道:“馮延魯,罪該萬死。”

周宗也是揚州人,對於揚州自然別有感情。

他卸任揚州留守去金陵定居之後,接替他擔任揚州留守的正是馮延魯。

周宗以清流自居,自不會幹有損名望的事情。

揚州過於富庶,也飽受戰亂之苦,在周宗手上恢復了不少元氣。但馮延魯這一上台,各種搜刮,各種剝削。

城中的達官貴胄將侵占街道以為常事,將揚州搞得一團糟。

李璟只要稅收到位,自己的東都是什麽情況,他是不聞不問。

導致了江南名城,變成今日情況。

羅幼度聽得此言,停馬到了馬車旁,說道:“揚州城已經亂得不成建制,各種占街侵地,無可救藥。前些日子與官家還商議過此事,官家意圖廢棄這揚州城,打算在附近找一處地方新建一揚州。只是目前不知何處適合,嶽父大人久居揚州,不知有何高見?”

羅幼度記得歷史上郭榮在舊揚州的東南方建造了一個小城取代揚州,叫周小城。

後來宋朝在周小城的基礎上擴充擴建城墻,稱宋大城。

揚州位處漕運要地,南北一統之後,只是短短幾年時間,揚州再度成為中國東南的經濟文化中心,與都城汴梁的重要性可以相提並論。

史載揚州商稅年八萬貫,居全國之首。

周宗來了精神,說起了揚州周邊的情況。

“老夫覺得新揚州不要走老揚州城的路子。老揚州城講究農商兼顧,現實卻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耕種。城裏的商業過於發達,城中小工一年收入都比種田收入更高,很多田地荒蕪,城中富戶甚至直接將田地盤買下來當做避暑別院。直接以商、漕為主,農業為輔,將揚州水陸便利的地理優勢進一步擴大。”

羅幼度贊道:“嶽父大人高見,這揚州原本只有子城,南北東西都不過四裏地。是淮南節度使陳少遊擴建羅城,將之與漕運連接。而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都要經過揚州。引來了各地客商僑居在城內,從事著貿易往來,這才有揚一益二的盛況。以商、漕為主,確實能將揚州的優勢,進一步擴大。”

他頓了一頓,說道:“那嶽父以為揚州羅城東南方如何?”

周宗訝然道:“可是邵伯湖以南,挨著運河那片區域?”

羅幼度道:“然也!”

周宗笑道:“老夫也想說這裏,此處水陸便利,北連高郵湖、邵伯湖,周邊土地肥沃,可以耕種,東靠運河,南距揚子津不遠。至於西邊,離舊城不遠。未來新城充實,還可以將舊城推倒重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