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去其靈魂

揚州是昔年楊吳的國都,後來徐知誥取代楊吳之後,將國都遷往金陵,以揚州為東都。

揚州皇宮依舊保存完好。

這日皇宮大殿,歌舞升平。

郭榮以最隆重的待遇款待了吳越王錢弘俶。

錢弘俶作為一個遠離中原的地方諸侯,本可以安逸地割據一方,但他卻是華夏中原正朔最堅定的支持者,對中原諸王朝貢奉之勤,海內罕有其匹。

錢弘俶對於郭榮也是直呼陛下,以臣子之禮拜見。

郭榮想著陽奉陰違的高保融,在看面前矮矮胖胖的錢弘俶,差距是一眼可見。

羅幼度對於這個吳越王亦是極有好感,就憑他歷史上納土歸宋的表現,就足以令人佩服。

“大王!”

羅幼度來到錢弘俶的席位,在他身後坐下。

錢弘俶見是羅幼度,趕忙起身,拉著他在自己身旁坐下道:“先生可別折煞我了,能與先生這等人物同席乃錢某榮幸。來,錢某敬先生一盅。”

說著,豪邁地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羅幼度與他對飲一盅,說道:“大王對於海運一事如何看待?”

錢弘俶細細思量一二道:“國之大政。不但可以宣國威於四夷,亦能通商以富國。”

羅幼度道:“大王此言大善。”隨即奇道:“既知海運之利,不知為何,吳越對於此法並不熱衷?”

錢弘俶苦笑道:“國內並非沒有商討過此事,只是杭州灣不適合行大船,海運非大船不可。先祖早年亦與海東半島、日本有過往來。不過得利不大,漸漸地也斷了往來。”

羅幼度頷首表示理解,這海運的推廣不只是依靠航海技術的發達,還需要一個堅強的後盾。

沒有這個後盾,那一艘艘裝載滿財富的商船就是賊寇的目標。

現在的華夏還不具備如此實力。

不過航海技術不進則退,你不去發展,十年二十年,等技藝高超的匠師去世以後,一切都要重頭來過。

明初時,華夏的航海造船技術是何等發達?

後來亦不是失傳了?

羅幼度記得唐朝李治時期,蘇定方提兵十萬橫跨大海直達海東半島覆滅百濟。

足見華夏在百年前已經具備組建遠航水師的科技了,但經過唐末、五代十國的動蕩,現在的大周已經不具備這種技術,很多工藝都於亂戰中失傳了。

羅幼度有心重拾這種技術,興許在北伐的時候會有奇效。

他們中原都不具備水師,何況是遼國?

南方諸國也就錢弘俶的吳越相對靠譜了,而且顯然吳越的造船技藝遠勝中原。

“大王覺得華亭縣上海浦這裏如何?”

羅幼度當然知道這個時代最好的港口就是泉州港。

不過泉州現在並不歸吳越管轄,而是軍閥留從效占據。

就吳越的實力,羅幼度不指望他們能拿下泉州。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華亭縣上海浦,也就是後世的經濟中心魔都。

現在不過是一小縣而已。但特殊的地理優勢,在天寶年間,已經顯現出來了。

錢弘俶也知道上海浦適合建造港口,頷首道:“確實是一塊寶地,只是沒有固定商道,建造港口並無意義。”

羅幼度道:“開辟與他國的商道一步步來,這個不急。大王不妨考慮一下加強與揚州、登州港的往來。江南物產豐饒,許多特產在中原北地極為搶手。中原地大物博,也有許多特產為江南所需,如此可促進我大周與吳越的往來,加深彼此聯系,同時刺激發展。”

錢弘俶心知羅幼度必有他求,但是有以上兩點好處,已經足夠令之心動了:“錢某回去與國相商討一二,再與先生答復。”

羅幼度舉杯相敬。此事利於雙方,只要對方的國相不蠢,必然可成。

只要利益足夠,自然而然的就會推動航海技術的提升。

宴會直至深夜方才散去。

行宮別院水榭。

郭榮、羅幼度君臣二人在燭光下手談棋局。

郭榮大笑道:“先生心思縝密,算無遺策,可這一手棋藝,那是臭不可聞。吾十歲時,都不止你這水平。”

羅幼度一臉無奈,後世他沒學過圍棋,來到古代也沒時間研究,只是知道怎麽下,棋力也就是入門水平,新手都算不上。

郭榮讓了他好幾目,一樣給殺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羅幼度泄氣道:“陛下棋藝超絕,臣萬萬不及。”

郭榮心情愉悅道:“吾與文素、齊物下棋,他們會變著法子輸,跟先生下棋,卻是吾想著法子讓先生輸得不那麽難看,甚有意思。”

羅幼度覺得有些傷自尊了,忙岔開話題道:“陛下打算什麽時候返京?”

郭榮眼中笑意不減,說道:“明日便走,送走吳越王,即刻動身北上。先去巢湖檢閱一下我朝水師,隨即北歸。先生獨自留在淮南萬事小心。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過於勉強,更不能冒險。實在不行,直接提水師沿江而上,朕讓武勝節度使侯章臨時受你節制,你們水陸大軍直接將江陵拿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