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

羅幼度想著折禦勛、折賽花已經回到了府谷,心下有著小小的遺憾,還想著有機會多跟他們拉攏一下關系,親近親近。

這府谷折家可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心中盤算著,目光落在了面前的李處耘身上。

這個李處耘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歷史上的南平就是他率部智取的。

不過真正厲害的是他兒子李繼隆。

李繼隆可以說是北宋將二代之首,唐河之戰、徐河之戰中,李繼隆的表現是左右戰局的關鍵,還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耶律休哥,也是這兩場戰役使得宋遼戰爭形勢為之一振,給老趙家挽回了不少顏面。

可以說是買一送一的買賣。

羅幼度感嘆道:“這亂世中,忠義最難能可貴。鄭國公為國戍邊,不求名利,誠乃我輩典範,值得我等效仿。”

李處耘在折從阮身旁十年,深受其影響,感同身受道:“末將也曾與鄭國公說府谷四面皆敵,何不撤往中原?鄭國公直言‘折家一撤,府谷必為契丹所取。且不說我華夏國土讓於賊寇,這等醜事折家背負不起。就府谷山中那三萬健兒的墓碑,就不許我們有半點退縮。府州兒郎七歲習武,九歲騎馬,二十歲戰死疆場者,比比皆是。折家不能負天下,更不能負他們’。”

“末將能在鄭國公麾下效力十年,此生已是無憾。”

李處耘心底感慨萬千。

羅幼度不滿道:“什麽叫無憾,某雖與鄭國公接觸時間不長,甚至還是在他病危神智混亂之時。可依然能夠看出,他心念府谷安危。現在府谷孤立於外,四方皆敵。如何收復失地,重新打通與府谷往來的疆域,就是你我要幹的事情,哪能垂頭喪氣的。”

李處耘精神一震,說道:“統軍教訓的是……”他臉色有些遺憾,心想:“若是能在統軍麾下效力便好了。”

也許是其貌不揚,李處耘現在的上司李繼勛一開始待他很一般,甚至有些鄙夷。但一次李繼勛舉行宴射,他為了證明自己,接連四發中的。

李繼勛這才發現李處耘的能力,開始對他百般青睞,甚至升堂拜母。

李處耘也因此受到重用,但李繼勛與折從阮是完全兩種人。

折從阮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就算略有瑕疵,在大節上永遠是無可挑剔的。李繼勛則是這個時代最常見的統帥,自私自利,遇到事情想到的永遠是自己的利益。

打仗的時候,想的不是如何打贏敵人,而是如何保全自己,讓友軍去拼殺,少折損一些自己的兵。

畢竟這個時代,有兵就有權。

李繼勛還沒有從老一套的觀念中轉換過來。

李處耘受折從阮影響嚴重,自然看不慣李繼勛的風格。

只是在人家手下效力,李處耘也沒有別的辦法。

本來李處耘就因為羅幼度對折家的幫助而心生感激,現在一番交談,彼此理念又極為相同,不免心生感慨。

羅幼度也看得出來,李處耘與李繼勛相性不合,李處耘想必過得也不開心,但他也沒有直接開口挖人。

這撬敵人的墻角是本事,撬自己人的墻角,是軍中大忌。

為整個軍方所不容的。

不過辦法嘛,總是需要人想出來的。

送走了李處耘,羅幼度到了禦營司。

禦營司現在上下百廢待興,但好在禦營司人才濟濟。

將帥之才便有曹彬、潘美兩大名將,猛士張瓊、常思德、劉福,軍中吏員亦有宋琪、竇儀、趙普,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羅幼度先叫來張瓊,讓他晚上回去跟他大哥張進說一聲,查一查李繼勛有什麽愛好,喜好。

因為成了樞密院副使,羅幼度開封府的職權也跟著交了出去。

不過正如他所想的一樣,現在的開封府基層官員都是他的人。

繼任者短期內想要完全鏟除那是不可能的。

羅幼度找張進幫忙,也是一句話的事情,就是要避嫌,麻煩一點而已。

只是兩日時間,張瓊就帶來了羅幼度想要的東西。

李繼勛這個大老粗喜歡的居然是茶,而且崇拜的對象是唐朝的茶聖陸羽。

羅幼度頓時有了定計。

很快開封就流傳了一則消息,羅幼度手中有茶聖陸羽用過的煎茶茶釜,是吳越王錢弘俶所贈送的。

隨著陸羽的誕生,品茗已經是一種時尚。

不過隨著五代十國的動蕩,這種時尚只在少數人中流傳。

其中就包括了李繼勛。

李繼勛早年得過一種怪病,身體容易疲累,萎靡不振,嗜睡。後來的名醫指點,讓他平素多飲茶。

一段時間下來,李繼勛發現自己的病情果然好轉,也因此癡迷茶文化,無法自拔,將陸羽視為救命恩人,一日無茶不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