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

面對趙匡胤的反問,羅幼度怔了怔,一臉會意笑道:“當然相信,明白,這規矩我懂得!”

“那在下就替寇湘謝過兩位趙兄高擡貴手。至於王彥升之事,某盡量勸說寇湘從輕發落。”

他說著還感激的一拜。

懂得,你懂個錘子。

趙匡胤心中無限委屈,只覺得全身泛起一股無力之感。

這連羅幼度都這般覺得,整個汴京開封還有誰不怎麽認為?

讓趙匡胤糟心的還在後面。

隨著案情的逐漸披露,外加竇禹鈞這類名士有意無意的宣傳。

王彥升的惡行完完全全地公之於眾,受到了士人的聲討。

在以前哪有這回事情?

遇到讀書人作亂,就算不殺,派幾個兵頭上去收拾就好了。

五代十國這段時間裏的將不是一流,文臣也不是一流,即便是君王都不算是一流。

但五代的兵絕對是一流的。

三五個人,就能打跑一群文士。

但隨著大周的制度政策越來越明確,制度落實的越發到位,大一統的興盛氣象已經顯現。

公然違法亂紀之事,已經少之又少。

此消彼長,講道理的士人自然就起來了。

以至於傳到了郭榮的耳中。

郭榮將趙匡胤叫到禦前,特地叮囑他不許為難寇湘,也告誡他要約束軍紀,不得縱容屬下恣意妄為。

趙匡胤心底苦,在羅幼度面前他還能叫幾聲委屈,可郭榮這裏,卻也委屈都不能叫,只能硬生生地憋著。

這個虧吃得冤,吃得傷,吃得莫名其妙又無可奈何。

最後羅彥瓌還特地來到趙匡胤面前,跪匐在地道:“都指揮使,您盡力了,別再為難自己了。王彥升這蠢貨自作自受,怨不得任何人,相信他會理解的……”

好嘛!

連自己人都以為是他幹的。

趙匡胤強壓下一腳踹過去的沖動,將羅彥瓌扶了起來。

少了外力的幹涉,寇湘處理起王彥升的案子就幹凈利落了許多。

王彥升也得到了外界的情況,得知趙匡胤的無能為力,便如得了瘟病的公雞,再也猖狂不起來。

寇湘大筆一揮,將王彥升發配到了鹽州定邊充軍。

鹽州定邊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慶,北枕沙漠,土廣邊長,有三秦要塞之稱,緊挨著定難軍與北方黨項族部,經常受到各種盜匪黨項部落的襲擾。

還別說,王彥升這貨到了鹽州定邊,徹底釋放了兇暴的天性。憑借一身出色的武藝,很快就當上了都頭,然後解鎖了全新的嗜好,就是吃人耳朵。

他不是用刀將人耳朵切下來吃,而是硬生生地將人耳從人腦袋上扯下來,一邊聽著慘叫,一邊聞著血腥,一邊下酒吃。

所有來犯的黨項盜匪,但凡活著的都會受到這種額外酷刑。

居然令得黨項畏懼,不敢再騷擾邊塞。

不得不說這種暴徒惡人,就得丟到邊陲是非之地,以惡制惡。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畢士元因禍得福,憑借此事展露的品德得到了竇禹鈞的認可,將之收入門下。

畢士元亦感慨世事無常,將自己名字中的元改為了安,從此以畢士安示人。

受益最大的當屬剛直不阿,備棺斷案的寇湘。憑借剛硬的作風,得到了開封上下百姓的信任,就連郭榮都在朝會上點名贊揚,號召官員以他為榜樣。

汴京開封的百姓真要遇到大事,也敢報官了。

當然平時受到些小委屈,也是以忍為主。

終究是封建時代,很多事情是沒辦法的。

但真到了忍不下去的時候,開封府就是那唯一的希望。

這也是羅幼度將寇湘留在開封府的原因。

只是就算是他也沒有想到寇湘會幹得那麽出色。

這日,羅幼度約見了全旭與張齊賢,打算早一點回家。

趙普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來,手中拿著一份文書,先恭恭敬敬地行禮以後,將文書交給羅幼度道:“相公,這是工部給的名單,您看看是否對數。”

羅幼度伸手接過,為了讓宣威軍更好地練習攻堅,他向朝廷申請了一批攻城器械,交由宣威軍負責練習。

這政治機構古今都差不多,很多事情能拖就拖,拖不住了才勉為其難地去辦。

羅幼度便讓趙普去工部盯著,你不給我幹,我就纏著你,煩著你。

老子的官比你大,派去的人你趕不得也打不得,還得上茶伺候著。

果然很有效果,只是幾日工部就空出人手來了。

掃了一眼,與申報的無誤,羅幼度將文書還給趙普道:“讓宣威軍的兵士也幫著搭把手,盡快將器械造出來訓練。”

看著領命的趙普,羅幼度疑惑問道:“你這是家裏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