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定北伐

幽州三河縣。

蔣福山山腳有一處清幽的小村叫青牛村。

村子並不起眼,但因為村中隱居著一人而為幽燕人氏知曉。

便是燕薊二宋之一的宋雄。

幽州本就偏於西北,這燕趙之地尚武,自古多慷慨悲歌豪俠之士。

通曉經史子集的名士極少,但二宋卻是例外。

才名之盛,一時無兩。

當年宋琪參加科舉,一舉奪魁,那錦繡文章寫得主考官都不敢寫評語,自愧不如,隨即直接成為遼太宗長子,當今契丹天子耶律璟的侍讀。

有人曾說如果不是宋琪鼠目寸光,放著耶律璟的侍讀不當,跑去給趙延壽當幕僚,現在已經是遼國重臣了,何至於入得中原,音訊全無。

現今二宋只余其一。

宋雄的名氣也就愈發響亮。

不少人都說,若他願意參加科舉,必如當年宋琪一般,一舉奪魁。

不過也因這種不求功名的態度,宋雄更顯得的清高,名望更加響亮。

宋雄提著三副藥劑漫步在鄉間小道之上,心情著實不錯。

今日與幾位老友相聚,偶得中原消息。

郭天子編制《均田圖》,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還將官田賜予百姓,心底著實高興。

只盼著王師能夠北伐,早日收復故土。

這時迎面走來一人,宋雄往邊上靠了靠。

鄉間小道不寬,給對方騰個位子。

不想兩人還是撞到了一處,然後胸口就給塞了一物。

宋雄正想說話,對方卻快步遠去了。

宋雄心中警惕,匆匆回家,給屋內正在紡織的母親報個平安之後,方才回到屋子裏,取出懷裏的異物。

一封書信。

“宋兄親啟”

這熟悉的四個字,宋雄不免眼眶濕潤。

當年是少年意氣,覺得宋琪參加契丹人的科舉是一種背叛,激烈的與之割袍斷義。

一晃十余年,宋雄心性日漸沉穩,慢慢的能夠理解宋琪當年難處。

自己現在與蕭思溫虛與委蛇,又有何區別?

“就知道,就知道!”

宋雄顫聲自語:“世人都說你鼠目寸光,我卻知你一定在中原的某個地方過著最向往的日子。”

他有些顫抖地打開了信。

除了字跡相像之外,信中內容還寫了少許,兩人之間的私密之事,更進一步證明了身份。

看著信裏描述的中原景象,看著自己的摯交現在居然成為了羅幼度的左膀右臂,心底著實為這位好友感到高興,又有一點點羨慕。

看著信尾邀請自己去中原的提議,更是神情寂寥。

“愚弟也想呐!”

“這母親尚在,如何遠離?”

“不過你我兄弟,終有再見之日。”

宋雄感慨地說了一聲,將信撕成了幾條,正好要去給母親熬藥,純當引火之物了。

其實他心中早有計劃,先侍奉母親百年。然後出仕契丹,坐等王師北上,迎合王師。

歷史上他就是在雍熙三年,趙匡義北伐的時候,說服了應州節度副使艾正,以應州一地為賀禮,贈予大宋王師,從而回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原。

宋雄掩飾得極好,但是知子莫若母。

宋老夫人還是看出了一點端倪。

“我兒可有心事?”

宋雄笑了笑,訝然道:“未有。”

宋老夫人咳了咳,她的身子還算健朗,只是心肺有著頑疾,止不住咳嗽,她靜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並未說話。

宋雄並非不會說謊,只是不會在自己的母親面前說謊。

他擋不住母親的目光,將宋琪的來信細說。

宋老夫人眼中閃過一絲不舍,但還是說道:“我兒去吧,不用顧念為娘。娘知你孝順,你想等娘百年以後,再展抱負。但娘這身體,能吃能睡的,也就嗓子有些不舒服而已。少不得活個十幾二十年的,莫不是你想年過半百的時候,再去中原一展抱負?還是你想為娘,現在成全你?”

宋老夫人這話一出口,宋雄臉色瞬間大變,趕忙跪伏在地,道:“孩兒絕無半點此念。”

宋老夫人將宋雄扶起,說道:“好男兒志在四方,只要不為契丹賊子效力。娘又如何會阻攔你的前途?若非邊境混亂,你一書生貿然南下,過於危險,娘早有心勸你南下。現在有此機會,我兒萬萬不可遲疑。”

宋雄心知母親剛烈,若自己拒絕,只怕真有逼死她的風險,咬牙道:“孩兒在中原立足後,定想法子將母親一並接往中原。”

……

開封皇宮偏院水榭。

郭榮難得有閑情在與王樸對弈棋局。

棋盤上黑子白子相互膠著廝殺,拼得特別激烈。

王樸表情輕松,遊刃有余,郭榮時不時地緊皺眉頭,明顯不夠樂觀。

“輸了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