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

羅幼度說這話的時候滿心遺憾,這真要放棄了,想要再一次收復,那真就千難萬難了。

不管怎麽說,至少下一次他們遇到的對手不會是不知兵事的蕭思溫。

不過就當前這種局面,也只能如此。

總不能跟魏延一樣“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何況這出問題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大周天子郭榮。

還能說“不管天子,吾自出戰?”

嫌命長嗎?

何況時代完全不一樣,當今這個世道。郭榮真出現異樣,這一個個手握重兵的大將,哪有心情繼續打下去。

一支沒有戰鬥欲望的軍隊,怎麽可能打贏?

退是唯一之法。

張永德也沒說什麽。

他對拿不拿得下幽州,興趣不大。

大周現在地盤那麽大,多個幽州少個幽州,又能如何?

張永德能力不俗,但為人順其自然,欲望不強。除了給老對頭李重進踩著不爽以外,沒別的講究。

得到了羅幼度的態度,一眾人亦不說話了,都在耐心地等著郭榮的蘇醒。

氣氛有些壓抑。

“文伯!”

忽然間,裏帳傳來了一聲悲呼。

張永德、羅幼度、趙匡胤、範質、魏仁浦等人皆是精神一振。

這能醒過來就是一件好事,真要醒不過來,那大周就要亂套了。

畢竟現在郭榮還未立皇儲。

盡管他有子嗣,而且不少,有四個:郭宗訓、郭宗讓、郭宗謹、郭宗誨。

但最大的郭宗訓也不過五歲,沒到受封立儲的年紀。

“你為何早早地離我而去!”

郭榮哽咽慟哭。

郭榮在郭威稱帝以後,有一段時間特別惶恐。

就是王峻掌權的時候。

郭威稱帝,王峻功居第一。

郭威封他為樞密使,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軍權相權一把抓。

王峻年齡比郭威大兩歲,郭威也很敬重他,經常以兄相稱,哪怕當了皇帝也是如此。

王峻很不喜歡郭榮,忌他果斷公正。

郭威的親兒子都讓劉承祐殺了,便想立郭榮為皇儲,但王峻百般阻礙。

甚至於郭威想見一見自己的養子郭榮,王峻都不讓。

有一次好不容易見到了,王峻卻站出來將郭榮趕回了澶州,連在汴京住一晚上的機會都沒有。

同一時間,李重進這位郭威的外甥跟張永德這個女婿得到了重用,有角逐皇儲的苗頭。

郭榮吃不準自己遭受的惡劣待遇是王峻的意思,還是郭威自己的意思,寢食難安。

王樸在這最困難的時候跟郭榮一起面對,為他分析情況,為他設計王峻,謀取皇儲。

這種共患難的情誼,不是一般君臣之義可以表示的。

對於王樸的離世,郭榮確實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一個大老爺們,堂堂天子,哭得跟孩子一樣。

有了之前暈厥,張永德、羅幼度等一眾大臣都在布幔外邊勸說安撫。

布幔裏邊屬於皇帝的寢宮,外臣非特殊情況是不許入內的。

似乎勸說時有了效果,郭榮的哭聲漸漸小了。

足音響起,郭榮拉開布幔,自己走了出來,眼睛腫得跟核桃一樣。

“讓諸位擔心了!吾與文伯相識於澶州,患難相依,得知他離世,實在難以接受。”

說著,他走到了位子上坐下。

見郭榮能自己行走,大多人心中大石落地。

範質忙道:“陛下還請節哀,文伯先生也不想見到陛下為他如此傷神。”

郭榮頷首道:“朕明白,以後會注意的。”他說著看了一眼帳中諸將,說道:“看來今日這出征會議是開不成了。”

張永德正想開口。

郭榮伸手制止了他說道:“有事情明日再說,你們先退下吧。讓朕一人靜一靜,文伯這一去,朕當下無心處理其他事物。”

“陛下!”

張永德、羅幼度、趙匡胤、範質、魏仁浦齊聲想要勸說。

郭榮強笑道:“你們真不放心,就讓皇甫禦醫留下好了。你們總不至於比皇甫禦醫更有把握照顧朕吧?”

郭榮話已至此,眾人不好再說什麽,一並退去了。

待帳外的足音走遠,郭榮將手撐著腦門,說道:“禦醫,朕這頭一陣陣地刺痛,腦子裏就跟針紮的一樣的,不知得了什麽病?”

皇甫華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所得病症當是頭風。”

郭榮松了口氣問道:“就是曹操得的那種?”

皇甫華說道:“相差不大。”

郭榮道:“那倒無妨,只是些許疼痛,可以忍受。”

“陛下!”皇甫華嚇得跪伏在地,泣聲道:“這頭風病難以根治,可重可輕。得此病者,有人七八十都無事,有的卻……”

他不敢再說。

郭榮臉色陰沉,說道:“說,朕懂得諱疾忌醫的道理,不會怪罪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