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

耶律綰思站在耶律璟的面前,行著契丹的大禮,高聲道:“陛下,此戰綰思願往。幽燕大地上流著無數我大契丹先輩的鮮血,他們用生命給我們換來的南京。”

“我們作為後人,不能讓先輩的鮮血白流。我耶律綰思願意為陛下破此僵局,揚我叠剌部耶律氏的威名。”

耶律璟動容地上前,道:“好,叔爺無愧我耶律皇室的英雄,此戰之勝負,朕就拜托叔爺了。”

在契丹姓耶律的人很多。

當年契丹接受漢化以後,以部族為姓氏,所謂兩姓八部。

最核心的契丹八部以耶律、蕭姓為主。

故而在契丹姓耶律的人大把,並非所有姓耶律的都是契丹皇族。

但耶律綰思非但是契丹皇族人,還是當下輩分地位最高的契丹皇室。

耶律綰思的父親叫耶律釋魯,他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伯父。

耶律綰思跟耶律阿保機同一輩,而耶律璟則是耶律阿保機的孫子。

耶律綰思道:“此戰我若取勝,還請陛下賞賜一物,以作嘉獎。”

耶律璟意外笑道:“叔爺與朕客氣什麽!你想要什麽,朕立刻賞賜給你便是。”

耶律綰思道:“那不一樣,我兒休哥即將成年,陛下愛駒珍珠,他特別鐘愛。若我得勝,還望陛下割愛,賜珍珠贈予休哥。”

耶律璟一聽耶律綰思趁機討要西域進貢的汗血寶馬,瞬間肉疼,但想起想在的困局,咬牙道:“好,只要叔爺得勝,朕便將珍珠贈予耶律休哥。”

“謝陛下!”

耶律綰思大喜過望,當即點齊兵馬,出營南下。

耶律綰思這邊大軍一動,在幽州城的羅幼度就立刻得到了消息。

準備多時的韓令坤理所當然地出擊。

耶律璟自然不會坐視韓令坤去截擊耶律綰思,妨礙耶律綰思劫糧。

契丹大營同樣的會再調兵馬阻擋韓令坤部。

周軍這邊亦是同理。

不過羅幼度最先做了改變,懶得你一下,我一下的墨跡。

直接率領五萬大軍出城,沿著桑幹河搶先布陣。

幽州城東南寶光寺附近,五萬兵馬分為三個巨大軍陣一個小型軍陣,巨大的軍陣沿著桑幹河由東一直向西排開一千五百丈遠,綿延數裏,一眼望不到頭。

左翼軍陣由符昭信統領,領七千天雄軍駐軍寶光寺,那裏有一片高低起伏的丘陵,不利於契丹的騎兵發揮。

右翼軍陣由袁彥率領,高懷德、曹彬輔助,但指揮權在曹彬的手上。

那邊一馬平川,最適合騎兵的突擊沖殺。

羅幼度嘴上說高懷德戰場拼殺,摧兇克敵比不上慕容延釗,但最危險的地方,他最相信的還是這位五代版的趙子龍。

至於中軍,理所當然是以羅幼度本人為主,禦營司除了曹彬、常思德、李處耘不在此地以外。

潘美、劉福、張瓊、黨進、康再遇、康保裔等將一字排開。

除了禦營司的諸位,還有慕容延釗、呼延贊、姚內斌、郭暾、欒軍。

郭暾、欒軍皆是天雄軍的牙將,郭暾是五百重甲騎兵的統帥,欒軍則是余下兩千五百騎的統帥。

符昭信的軍陣位於寶光寺,周邊地勢多為丘陵,不利於騎兵作戰。

天雄軍的騎兵拿著也是浪費,羅幼度自然毫不客氣地借用一下,調入中軍聽命。

在中軍的軍陣前端,五千殿前司的騎兵列著錐形陣,位於中軍陣前靜靜等著契丹兵的到來。

契丹軍營探聽消息之後,也不甘示弱的全軍出動。

六萬遼騎兵黑壓壓的一片,只是徐徐而行,馬蹄聲匯聚一處,便如打鼓一般。

遮天蔽日的旌旗,鋪天蓋地,湧向了桑幹河。

顯德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巳時一刻。

契丹軍在契丹皇帝耶律璟的率領下抵達了前線。

看著對面殺氣騰騰的軍陣,耶律璟與耶律喜隱、耶律沙、蕭幹、韓匡嗣、蕭阿不底等將不禁面面相覷。

“好大的陣勢!”

耶律璟遠遠眺望著,說道:“中原這是想與我們決戰了?”

韓匡嗣眯眼眺望,說道:“也不盡然,看他們沿河布陣,更可能是限制我們渡河襲擊糧隊。”

耶律沙說道:“也有可能背水一戰,漢朝的韓信就用過這一招。”

因為耶律阿保機的緣故,契丹人很崇拜漢朝,對於漢朝的很多東西如數家珍。

蕭幹接話道:“背水布陣也可以利用河水防止我軍襲後。一舉多得,對面羅幼度還是通曉兵法的。”

耶律璟握著馬鞭一緊一松,以此來緩解緊張的情緒,說道:“中原都擺開了陣勢,我們這都不迎戰,豈不是讓天下小覷我契丹勇士?”

羅幼度列陣於桑幹河北岸,目的就是阻擊他們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