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

張永德這一登上了樓船,開口就道:“羅統軍,速速回營,趙匡胤已經誣告你與韓通勾結,意圖弑君奪位,領著殿前司向黃河軍寨去了。”

張永德本賦閑在家,自得其樂。但是受李重進一激,培養出來的心境徹底打破。

連續幾天,張永德滿腦子都是那句“愚笨似汝,形貌似汝”。

都要魔怔了,連續幾天不敢吃肉,覺得惡心。

張永德本就有些小肚雞腸,越想氣越不順,怎麽著也得給趙匡胤一個教訓。

張永德是第一任殿前司長官,即便離開了殿前司,依舊有著自己的一批鐵杆。

張永德沒想將趙匡胤如何,就是讓自己的心腹稍微看著趙匡胤,找個機會出氣。

結果得到了這個驚天消息。

張永德當時就慌了,恨自己多管閑事,一時間他也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不知趙匡胤說的是真是假。

派人往皇城外逛了一圈,才知道趙匡胤在誆騙軍營裏的兵士。

想要派人通知羅幼度,讓他有所防備,可他完全不知羅幼度駐軍何處。

他此前對於羅幼度的消息還存在於圍攻薊州城。

直到羅幼度的人上門相請,張永德才知道他居然到了汴京。

這情急之下,張永德縱馬飛奔,一路風馳電掣地趕到了利善水門。

趙普、張進帶著幾分敬服地看著羅幼度。

張永德見羅幼度並不驚慌,還以為不信自己,忙道:“消息來源絕對可靠。”

羅幼度見他誤會,解釋道:“就在不久前,我已讓呼延贊去軍營,讓潘美、曹彬事先防備了。”

張永德呆了呆,嘆服道:“統軍神機妙算,倒是我多此一舉了。”

羅幼度上前拉著張永德道:“駙馬怎是多此一舉,這是幫大忙了。在駙馬來之前,在下作的一切都是猜測,我對現在的情況,只知十之一二。駙馬這一來,帶來了最準確的消息,針對此消息,我能作出最正確的決定,也可以盡可能地避免同室操戈,這可是奇功。”

張永德好面子,讓羅幼度這麽一說,立馬笑逐顏開。

羅幼度立即道:“仁肇,給我留五千兵士,其余你全部帶走。現在立刻率領水師北上,沿著汴水布防,決不允許趙匡胤渡過汴水。另外,你遣數十人出汴口下黃河,將黃河下遊的浮橋都給我拆了。”

張永德也是一位老將,瞬間明白了羅幼度的意思,說道:“你覺得他可能會跑?”

“不是可能,是一定!”羅幼度決然道:“趙匡胤有一往無前死戰的豪氣,卻不是明知送死也要一拼的蠢蛋。殿前司再厲害,也不可能輕易擊潰我七八萬軍隊組成的營壘,何況軍中上下皆是敢戰勇戰之士。”

“他孤注一擲,賭的是我們不設防,毫無防備,給他們可乘之機。只要發現我們有了防備,會立刻反應過來。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切,再勉強進攻就是蠢了。”

“與其死磕到底,不如領兵去投北漢,搏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羅幼度說到這裏,也給自己捏一把汗。

如果趙匡胤不整那麽多花裏胡哨的,直接去殿前司軍營,來這麽一手。

自己恐怕要栽在對方手上。

他們為了提前一天抵達汴京,連夜渡過黃河。

這在自家腹心地,營壘、巡邏兵並沒有松懈,但也沒有特地去花心思安營立寨,建造防禦工事。

在那種情況下,遇到趙匡胤這樣善打野戰的蓋世虎將,就跟篩子沒啥區別。

張永德琢磨了片刻趙匡胤的性格,還真有那麽一定的道理,不再言語。

羅幼度再次下令,讓人將範質、魏仁浦、向訓、張美、李繼勛、王審琦、石守信、韓重赟等將官請來。

之所以加一個範質,故意要在人前表露他已經謀反這一既定事實。

最先到的是王溥,其次是魏仁浦、向訓、石守信、韓重赟。

這幾人都與羅幼度關系不錯,皆對他存有一定信心。

至於張美、李繼勛,沒到亦不奇怪。

這種敵我不分的局勢,按兵不動,才是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李繼勛還是義社兄弟之一。

王溥、魏仁浦、向訓、石守信、韓重赟幾人聽極緣由。

王溥默然不言,怎麽也沒有想到事態會出現如此大的變故。

魏仁浦是破口大罵,他性格剛烈,最恨背主之臣。

歷史上他就沒少罵趙匡胤……

向訓只是微微一嘆,沒說什麽,見怪不怪了。

石守信、韓重赟表情最是復雜,他們跟趙匡胤同是義社兄弟,盡管發生了點摩擦隔閡,卻也念著彼此的情誼。

若非話從羅幼度、張永德兩人嘴裏說出來,他們絕對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羅幼度望著王溥、魏仁浦,說道:“事情的經過,兩位相公想必已經清楚,接下來某需要調集所有禁軍之權,以應對趙匡胤的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