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指鹿為馬

正午時分。

烈日當空。

趙匡義形如乞丐,一頭栽倒在地上,整個人幾乎暈厥過去。

他勉強翻過身子,只覺得周身筋骨酸痛。

“兄長!”

“三叔!”

趙匡美、趙德昭跪在趙匡義身旁,驚慌地大叫。

兩人一個十一歲,一個八歲。雖出身將門,卻身嬌肉貴,遠不及其兄其父趙匡胤那般神勇無敵。

尤其是趙德昭長相隨他娘賀氏去了,一點也沒有趙匡胤的魁梧,很是瘦弱。

在這情況下兩人完全無計可施。

這一路上也多虧了趙匡義的照顧,有吃得喝得都先分給他們,以至於自己先要支持不住了。

歷史上因為皇權的關系,趙匡義與趙匡美、趙德昭的關系都不怎麽好,但在未有皇權糾葛的時候,趙匡義還是有作為兄長、叔叔的擔當的。

那夜趙匡胤決定倉促舉事,勝算極小,做好了兩手準備。

一邊自己搏一搏,另一邊就是讓趙匡義帶上趙匡美、趙德昭出城逃跑。

趙匡胤擔心自己的弟弟武藝不高,趙匡美、趙德昭年紀又小,遇到危險不能抵抗,還特地安排義社十兄弟中的劉慶義與家中幾位武藝高強的老仆護送。

趙匡義的目標是北漢,除了北漢他們也沒有地方去。

江南、巴蜀太遠,而且李景、孟昶就是兩個慫貨。

趙匡義覺得他要是跑到了這兩個地方,別說一展所長。只要羅幼度跺跺腳,他們就得將自己抓起來送到汴京。

北漢一直是大周的敵人,雙方圍繞著邊防疆界幾乎是無月不戰。

昭義節度使李筠這些年憑借著北漢刷了不少功績,在邊陲的聲望都要比得上符彥卿跟王景了。

北漢這邊也有一員大將獲利,劉繼業直接刷出了一個劉無敵的美名。

所以北漢是他們唯一的去處。

他們連夜西逃,快到孟津港口的時候,遇到了麻煩。

大周這邊得到趙匡義潛逃的消息以後,立刻派人快馬前往各個港口關隘張貼告示畫像,命令各地崗哨盤查過往行人,並給出豐厚的懸賞,緝拿趙匡義一行人。

過黃河的正規渡口都不能走了,他們唯一能走的就是一些野渡的船夫,或者無人守的浮橋。

而且他們身上沒有路引,無法在村鎮裏逗留,天天露宿荒野。

就在他們尋找渡過黃河辦法的時候,劉慶義動了殺心。

劉慶義是趙匡胤的拜把子兄弟,以往關系極好。

趙匡胤將自己的親弟弟與兒子托付,也見一般。

然而隨著日子越來越苦,劉慶義受不住了。

劉慶義服的是趙匡胤,他為了趙匡胤可以去死,但跟趙匡義、趙匡美甚至於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都沒關系。

這趙匡胤都死了,自己一身武藝,哪裏去不得?

憑什麽跟著這幾個趙家人吃苦?

劉慶義將心一橫,把隨行的老仆都殺了。

趙匡義知道自己不是劉慶義的對手,驚恐地將錢貨都丟給了劉慶義,護著自己的弟弟趙匡美、趙德昭求劉慶義饒命。

看著瑟瑟發抖的趙德昭,劉慶義也不忍下手,揀過所有錢財獨自逃命去了。

大周通緝的主要人物就是趙匡義、趙匡美與趙德昭。

劉慶義小人物,根本就不在通緝畫像裏,跑得是明目張膽。

趙匡義因此變得一窮二白,看著弟侄,他咬著牙以仇恨屈辱為動力,領著趙匡美、趙德昭在潼關以東的河道口,遇到了一個私渡黃河的擺渡老人家,強迫他將自己送到黃河對岸。

為了不暴露行蹤,趙匡義還將對方殺了,搶了錢財繼續北上。

他帶著一個弟弟一個侄兒,風餐露宿,一路偷雞摸狗,最難的時候是睡墳地,啃草根,終於走進了北漢地界,到了汾州以南一個叫陰地的小地方。

他們兄弟叔侄三人迷了路,來到一處無人又無水的荒地,繞了半天,一戶人一條河都見不到。

在烈日之下,趙匡義直接脫水倒下了。

“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

“羅幼度!”

“劉慶義!”

“張瓊!”

“老子要活剮了你們!”

趙匡義強撐著自己肥碩的身子,一點一點的爬起。

坐在地上,大口地喘著粗氣,感覺喉嚨都要冒煙了,喘氣都疼。

看著天上的烈日,他連抱怨的力氣都沒有了。

“還有尿不,實在撐不住了。”

趙匡義看著弟弟侄兒,見他們皆搖了搖頭,黔驢技窮。

忽然他神色驟變,往北眺望,卻見煙塵滾滾,好似有兵馬殺將而來。

趙匡義駭然讓趙匡美、趙德昭藏在自己的身後,驚恐地看著前方。

一支五百人的騎兵隊來到了近處,為首一人滿臉橫肉,魁梧雄壯,看著面前的三人,笑道:“又是三顆首級,得來不費功夫嘛!”